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36.3℃、36.1℃、36.7℃……”
有着30多年工作经验的保安老宋,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竟能与“人工智能”并肩“战斗”,不禁再一次抬头研究那俩“摄像头”和眼前的电脑屏幕:摄像头对着行人一扫,屏幕上竟显示出了人的体温。
“请您走红色通道,接受温感系统体温筛查。”4月27日,在北京金四季购物中心的正门入口处,老宋提醒前来购物的消费者进行体温测量,顾客无需驻足,电脑屏幕上就显示出体温,并实时更新检测人数。从早晨8:30到下午15:11,这一系统已检测了4532人次。
老宋口中的“温感系统”,是京东智联云推出的智能科技产品。
疫情期间,作为北京海淀区的注册企业,京东推出了数十款技术产品,构建起了科技抗疫平台,助力首都抗疫复工。5月10日,京东智联云将这一科技抗疫平台在中国品牌日云上北京展馆进行了展示。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京东智联云总裁周伯文博士勉励研发人员:“我们的价值不应只体现在单点技术上,还在于科学的顶层战略所引领的全矩阵长效技术输出。”他表示,京东智联云秉承城市数字经济合伙人的使命感,不断输出京东“ABCDE”技术战略和高品质服务,携手首都人民共克时艰,推进全社会数字化、云端升级。
“ABCDE”战略“培育”新土壤
位于海淀区西四环四季青桥西南侧、建筑面积达13.2万平方米的金四季购物中心,融合了购物、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是北京海淀区居民重要的生活物资集散地之一。
疫情爆发后,保障市民健康安全,满足物资采买需求是各级政府的头等大事。2月19日,京东智联云携手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镇政府,在金四季购物中心部署“无接触智能温感系统”。
△京东智联云“无接触智能温感系统”亮相金四季购物中心
这一有别于传统测温模式的数字应用系统,有着AI人脸识别、AI温度识别能力,采用“技防+人防”的筛查模式,独立部署在应用场所的进出口,人群密集区域,通过红外相机抓拍,就可实现非接触式高精度体温检测,并将温差控制在0.3摄氏度以内。在温感筛查过程中,温度正常的检测人员可顺利通行,一旦遇到体温超出37.3℃的检测者,系统将立即提醒工作人员。
据金四季购物中心蔡姓员工介绍,商场自打部署“无接触智能温感系统”以来,共发现了3例发热人员,均依照北京市疫情管理相关要求进行上报。“无接触智能温感系统”为周边民众购物,稳定社会秩序推进复工复产,提供了安全和便利。
京东智联云借助数字技术助力首都抗疫复工,除部署“无接触智能温感筛查系统”外,还推出了“应急公共服务平台”“智豆数据上报管理系统”“基于AI的防疫物资识别分配系统”等多款“拳头产品”,为政府公共治理,企业经营和百姓生活提供了科技便利。
这一系列技术产品,扎根于“ABCDE”技术战略的数字化土壤。
周伯文博士一直是个“技术长期主义者”,他认为技术的投入应该是长期的、全局的。京东“ABCDE”技术战略,将AI(人工智能)、Big Data(大数据)、Cloud(云计算)、Devices(IoT)和Exploration(前沿探索)有机统一,把京东的AI、IoT、云、大数据融合成了能力更强、更具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有机体,长期服务政府、企业、社会数字化转型。疫情期间,在“ABCDE”战略引领下,京东智联云借助国家新一代智能供应链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等技术积累,在短时间内迭代出10余款各具特色和能力的科技产品,以搭积木的方式扩展出系列技术系统。
智能供应链“激活”新平台
注意到京东“ABCDE”技术理念和国家新一代智能供应链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独特优势,2月10日,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向京东发出了《关于委托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提供技术支持的函》,同意其发挥信息新技术优势,对北京市海淀区应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供新技术支持。
疫情如同军情。京东智联云研发部署“应急公共服务平台”对接海淀区政府需求,并迅速上线“北京海淀”公众号。市民只要拿出手机,打开微信,搜索“北京海淀”APP,点击公众服务,即可登录“北京市海淀区应急公共服务平台”。
“这一技术平台,不只是物资的保障,更是民众信心的保障。”北京市海淀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傅君介绍,京东用全产业链创效能力调动整体市场,京东技术为应急市场和政府应急管理提供助力。作为智能供应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海淀区应急公共服务平台,集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依托京东零售、物流、金融的资源优势,提供“供求对接、物资管理、远程办公、在线课堂、疫情信息、疫情防控、医疗服务”等10项技术和服务。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