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电商 >

疫情大考交答卷 21家A股上市银行大比拼:大行不良悄然走高

时间:2021-04-08 09:18|来源:网络整理|编辑:|点击:

疫情大考交"答卷"!21家A股上市银行大比拼:净利增速普遍转正,息差下行趋势不减,大行不良悄然走高

去年的疫情大考,已有21家A股上市银行交出答卷,其中大部分银行实现净利润同比正增长,资产质量也有所好转。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统计21家A股上市银行2020年年报数据发现,银行净利润普遍在去年四季度实现高增,进而拉动全年业绩增速转正,但较往年仍明显放缓。其中,邮储银行稳坐目前上市银行2020年净利润增速的头把交椅,净利润增速为5.36%。

资产质量方面,A股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整体下降,但国有行不良指标表现有所背离。截至2020年末,六家国有大行不良贷款率均较上年末出现增长。有分析人士向记者分析称,这或许是受国有行践行普惠金融、让利实体力度较大所影响。

展望2021年,银行业的盈利表现仍将面临考验。在业内看来,银行业资产收益率仍处于下行趋势,叠加负债端成本上行压力,银行息差继续承压,但拨备计提等压力减小将释放更多业绩弹性。

净利润增速普遍转正

去年上半年,由于增提拨备、让利实体经济等因素影响,大中型银行净利润增速大多在负10%左右徘徊,不过这一情况在下半年得到改善。2020年财报数据显示,A股上市银行去年第四季度业绩增幅明显、拨备计提环比下降,并在年末普遍实现净利润增速由负转正。

营业收入方面,在A股已披露年报的21家银行中,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和无锡银行的营收增速领跑,较上年同期增长12.04%、11.30%和10.07%,分别为2031.37亿元、1535.42亿元和38.96亿元。整体来看,A股上市银行去年普遍营收呈正向增长,截至目前,仅有江阴银行一家营收出现同比增速下滑,为-1.56%,为33.51亿元。

六家国有行中,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和邮储银行2020年全年净利润分别实现3159.06亿元、2159.25亿元、1928.7亿元、2710.5亿元、782.74亿元和641.9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2%、1.8%、2.92%、1.62%、1.28%和5.36%。

综合来看,邮储银行稳坐已披露上市银行2020年业绩净利润增速的头把交椅。股份行中,招商银行去年全年净利润达973.42亿元,同比增速为4.82%,排名较为靠前;除了尚未披露年报的华夏银行之外,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和浙商银行净利润增速处于负增长状态,增速分别-36.25%、-0.99%和-4.76%,其他股份行去年净利增速均呈正增长。

另外,渝农商行和郑州银行的2020年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速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别为-13.92%和-1.55%,达84.01亿元和33.21亿元。

相比于往年,银行业整体业绩增速在去年明显放缓,这也与疫情后银行业承担起让利责任、净息差普遍收窄密不可分。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发现,21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15家银行净息差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占比超七成,更有不少银行息差的降幅超两位数。

仅有郑州银行、兴业银行、重庆银行和无锡银行2020年末净息差较上年增长,分别增长了0.24个百分点、0.11个百分点、0.09个百分点和0.05个百分点;民生银行和青岛银行去年末净息差水平较上年持平。

“资产端收益率下行是拖累息差收窄的主要因素。”平安证券分析师袁喆奇指出,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普遍下降,同时从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年报测算,银行贷款定价仍处于下行通道,而在负债端,尽管在压降结构性存款等因素的推动下,银行负债端成本略有下降,但仍慢于资产端的降幅。

银行息差仍承压

“从全年息差展望来看,目前除非是内、外环境有大的变化,2021年净息差预计是基本稳定。”交通银行副行长郭莽在该行2020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上述预判主要基于的有利因素方面是LPR利率下降,边际影响在减弱,资产收益率下行趋缓,并且有回升的可能,“2021年2月,境内行新发放融资租赁贷款利率是4.52%,比去年上升了20个基点”。

不利因素方面则是,市场利率有所回升,负债成本下降的势能在减弱,郭莽透露称,今年2月份新吸收人民币存款的同业负债(不含活期)较去年2月是上升了6个点。

而在招商银行副行长王良看来,不利因素显然大于有利因素,银行净息差仍将承压。“资产端和负债端的变化都是不利的,我们判断今年净息差的水平在去年的基础上会略有下降。”他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该行年报显示,去年年末,该行净息差2.49%,较2019年末减少0.01个百分点。

对于银行净息差继续承压的原因,他进一步解释称,一方面是由于负债端成本压力上行,另一方面是相对高收益率的资产增速放缓。

热门导读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