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一带一路”信息产业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在沪举行
为拓展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发挥信息产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支撑作用,共同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11月12日,由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商委指导的,“中国网+ ”、上海市信息服务外包发展中心、中国推介主办的2019“一带一路”信息产业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上海举行。据悉,本次论坛以“共建数字丝绸之路、共创产业美好未来”为主题,围绕联动长三角、多方产业经济合作模式、探讨国际市场规则及第三方合作机制等内容为核心,旨在推动“一带一路” 信息产业合作的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带来新机遇 多产业融合成趋势
2017年12月,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国、埃及、老挝、沙特、塞尔维亚、泰国、土耳其和阿联酋等国家代表共同发起《“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进一步聚焦数字互联互通,为“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目前,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一带一路”增添新的动力,以“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发展的中国方案正在抢抓新一轮全球数字经济话语权。在本次论坛上,各省市政府、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行业领袖、企业大咖将齐聚现场,共同探讨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下“一带一路”的增长动能和发展路径。
中国服务外包中心的尚庆琛博士认为,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信息产业规模日益壮大大,实力迅速增强,目前全球产业规模仅次于美国、日本,大力推进全球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合作,才能分享数字化转型的变革红利。同期发言的FIC全球顾问CEO安德鲁•福雷斯特则认为,加强数字化信息的互联互通、发展跨境电商、打造网上互联信息平台以及推动信息通信领域的务实合作,对沿线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只有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消除信息不对称壁垒,才能为“一带一路”建设打通信息畅通之路。
而产业的融合发展,则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着眼点,全方位的互联互通是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来自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数字丝绸之路”核心领域的领袖级嘉宾将通过圆桌对话共议“一带一路”新趋势、新市场、新准则、新产品、新资源,共建“数字丝绸之路”发展新动能,共享跨领域合作新平台。
发挥资源优势 探索新增长动能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6年来,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合作平台和最受欢迎的公共产品。目前已有123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投资超过800多亿美元,中国同沿线国家共建的80多个境外合作园区为当地创造近30万个就业岗位。
发挥优势资源,探索新增长动能、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对快速推动“数字丝绸之路”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由五洲传播中心、“中国网+”和华人频道联合开创的中国物媒在一年多的发展中得到了多方广泛认可,物媒国际平台以“万物开口说话”为特征,贯彻落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指示精神,大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为在互联网技术支撑下诞生的一种全新传媒形态,物媒国际平台可以在任意物品上加载匹配信息,在任意时间内到达任意的地方,传递给任意人群,使所蕴含的信息内容直达用户眼中脑中心中。它将物品本身蝶变为传播工具,扫三维码即等于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浏览互联网。这种传播方式,使传播功能得以飞跃性提升。在本次论坛上,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网络服务中心副主任乔秀全将对物媒产业国际标准及应用做出发言,这意味着物媒产业将进入更加规范有序的发展阶段。
此外,在本次论坛上,《中国请你来》地方项目推介将成为最受国内外关注的亮点之一。在该环节中,参与者们轮流在90秒内面对全世界与全行业的嘉宾大咖、政府领导及参会嘉宾,提炼优势资源推介地方重点项目。该环节的设置,使国内外使国内外优质项目、产业、技术得到集中展示,各方合作更加直观化,足不出户就可以面对面了解各国各地区“一带一路”的相关情况。来自一带一路节点市县的县委书记,英国、日本、新加坡、泰国、匈牙利、捷克、伊朗等国家的领事或代表,将共同出席参与讨论,全覆盖大规模的宣传模式,创新性地构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市县互联互通共同发声平台,必将成为引领区域化商业交互的新范本。
贯通国际准则 规范国际市场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