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日新月异的新经济时代,长期价值的观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运用‘高效’战略和长期思维来节省资金,释放资源,创造机会,而不仅仅是过度攫取。”
在《灰犀牛》一书中,美国经济学家米歇尔·渥克阐述了企业找到长期目标的价值——它不代表摆脱现实困境的生存方法,而是代表着激情以及生存的真正原因。
2023年,既是很多企业放开手脚、恢复活力的时期,同时也是内外承压、长短期目标博弈的时期。
大环境依然充满不确定性,我国外贸出口面临下行压力。根据海关总署的最新数据,今年前5个月我国出口1.4万亿美元,增长0.3%;其中,5月份出口2835亿美元,下降7.5%。出口增速低于预期,反映出在前期积压订单释放完毕后,我国出口或已重回外需主导的逻辑。向新伙伴、新动能切换,稳外贸政策持续发力,成为接下来支撑出口增速的重要因素。
而作为外贸新业态的跨境电商,当前也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一个重要背景是,2023年成为全球零售电商从震荡到企稳的重要节点——过去几年全球线上消费大起大落,跨境电商经历了疫情初期高速发展和后期回落后,2023年增速预计回归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高质量”发展成为新的行业主旋律和共同诉求。基于此,对于跨境电商人而言,2023年要学会的重要一课就是,回归理性和常识,并敢于建立新的视角。
从何着手?如何着手?
为此,第七届全球跨境电商峰会围绕“高质量与全球化”的主题,展开了一场深度探讨。峰会由杭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商务厅主办,杭州市商务局、中国(杭州 )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滨江区人民政府承办,亿邦动力执行。在主论坛+三大主题论坛的组织形式中,近40位嘉宾共同输出了关于跨境电商开辟高质量发展路径的思考和行动方案。
我们将精彩内容梳理如下:
一、革新行业认知
要点总结:
在全球贸易形势急剧变化的背景下,跨境电商企业迎来生产要素重组、结构优化和产业跃迁。数字化、本土化和全链条合规化是大势所趋,企业想要建立更具韧性的增长模式,需要在认知力、产品力、品牌力和运营力四个方面得到提升。同时,为了适应将来新的跨境电商规则,现在应该培养跨境电商具有公信力,以及在品牌、环保、安全、纳税方面的法治理念。
1、外经贸部原副部长、原博鳌亚洲论坛理事、秘书长、全球CEO发展大会联席主席、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席 龙永图:
为了适应将来新的跨境电商规则,现在应该培养跨境电商具有公信力,以及在品牌、环保、安全、纳税方面的法治理念。因为只有认识国际规则的企业,才可能在国际规则一旦诞生后,成为全球规则的引领者。
2、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主席、中国首席东盟商务专家 许宁宁:
中国与东盟连续三年互为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互为重要的投资合作伙伴;中国与东盟达成了有关发展数字经济合作的共识文件;中国和东盟已经建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在商议更大开放市场打造3.0版自贸协定,将包括数字经济合作,呈现出更加有利于跨境电商合作的制度安排;东盟发起主导的RCEP已经生效实施,在RCEP区域开放合作中中国和东盟贸易正在快速增长,跨境电商合作需求上升。因此,东盟是当前跨境电商合作的优先可行方向。
3、华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 汪力成:
针对目前正在急剧变化的全球贸易形势,走出去“建厂”并非每个企业的唯一选择。参与全球复杂供应链分工合作的企业应该主动走出去,嵌入到正在重构的全球供应链中,否则将很快被边缘化。而许多行业的企业,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走出去建厂。如果自己能够掌握物流、清关、仓储以及“最后一公里”配送,直达目标国家市场的“小B”甚至“C端”,关税壁垒并非不可攻破。所以问题不在“贸易战”,问题出在我们都习惯于接大单、习惯于“FOB”交货。
4、亚马逊中国副总裁、亚马逊全球开店中国卖家拓展负责人 宋晓俊:
中国跨境电商企业早期聚焦在消费电子、服装品类,过去几年疫情期间在家居、厨房、宠物、户外、运动等品类全面开花。更是有中国跨境电商企业凭借大规模IP潮玩、健身设备、储能这些新兴品类在国际市场上打出知名度,为行业发展开辟了新的增长曲线。
在新的行业背景下,中国企业应聚焦认知力、产品力、品牌力和运营力这四项能力,在不确定性中建立更具韧性的增长模式。
5、杭州商务局党组成员、总经济师 武长虹:
数字化,本土化和全链条合规化,已经成为品牌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并酝酿出一批新型跨国公司。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