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7月10日,饿了么正式官宣王一博成为品牌最新的代言人。
有数据显示,饿了么的90后用户占比约60%,95后用户是平台内增速最快的群体,而90后、95后这群年轻人又几乎是粉丝圈的核心人群,因此王一博的加入,让品牌借助他的粉丝号召力,获得了流量和热度的爆发式增长。
但明星代言并非一劳永逸。
短期来看,品牌的确能够借助明星的社会影响力为自己引流,但如果品牌想要获得更多的传播势能,仅仅有流量还不够,毕竟消费者情感上的认同和共鸣仍然是他们长期忠于某个品牌的深层驱动力。
品妹发现,如今很多品牌也都开始尝试改变以往让明星站台背书的浅层合作关系,而是通过不同形式的情感交互,让明星代言人真正融入到品牌的生态系统内,而饿了么的做法是,让流量明星讲故事。
一、 故事营销,是撬动用户心智的支点
品牌理论创始人杜纳·E·科耐普曾说:“品牌故事赋予品牌以生机,增加了人性化的感觉,也把品牌融入了顾客的生活。”
那么,饿了么是如何讲好自己的品牌故事的?
(一)拍摄品牌微电影,用故事传递品牌升级信息
饿了么定位于生活服务类平台,外卖骑手“蓝骑士”一直是品牌在着力打造的“超级视觉符号”,因此饿了么将自己最具标志性的品牌符号和代言人王一博组合在一起,让他化身成为“编号9785蓝骑士”,真实演绎饿了么外卖小哥的趣味日常。
点过外卖的人都知道,外卖订单备注这一栏早已成为了用户们发挥想象力的舞台。
而在饿了么的这6支微电影里,每个故事都以一个奇葩订单需求为情节主线,让王一博所代表的饿了么“蓝骑士”们尽己所能去完成用户的要求,通过这种有趣的故事内容,无形中强化饿了么“万能蓝骑士”的品牌认知。
7月10日,饿了么对外宣布平台服务升级,平台从送餐升级到提供同城生活全方位服务。
于是品牌也在这6支微电影中分别植入了饿了么升级后的场景设定,展示了其在餐饮、鲜花、生鲜、医药、生活服务等方面的消费场景,让饿了么从“送餐”到“送万物”的这种功能变化,在故事化的沟通中变得更加具象,从而引导用户在新的场景中产生消费行为。
(二)把握传播节奏感,让话题热度持续
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要让用户保持对内容的持续关注,把握有效的传播节奏也非常重要。
在饿了么这个案例里,品牌不仅会讲故事,还很会“带节奏”,知道如何让用户主动参与进来。
首先是在预热期,品牌在官微发布了这系列微电影的悬念预告大片。
用内容混剪的手法,将这系列微电影包装出极具冲击力的大片即视感,让观众们的注意力从明星转移到电影内容上,在一定范围内为微电影的发布聚集了人气和话题基础。
随后在微电影上线期间,品牌又塑造了两种不同的人设和粉丝互动。
一方面在官微大号发布预热Gif图和微电影正片;而另一方面则在饿了么宠粉办的小号上,定期更新微电影花絮和互动话题,引导和鼓励双方的粉丝群体主动参与二创,为后续内容的全网分发做好铺垫。
最后通过明星自带的流量优势引发全网关注。
围绕微电影中的故事情节,出现了“王一博头盔杀”“王一博胆子有多小”等话题,并在知乎、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多次登上热搜话题,让粉丝群体将对明星的关注转移到品牌上,实现了明星流量到品牌流量的转化。
品牌要讲好一个故事,优质的内容必不可少,但懂得把握内容的分发节奏也非常关键。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