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2018年,德国联邦政府公布了《德国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以推动德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技术应用及产业政策,力争通过创立“人工智能—德国制造”的新品牌来保持德国的核心竞争力。德国经济与能源部部长阿特迈尔表示,德国必须重视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向应用领域转化,核心是让广大中小企业真正用上人工智能技术,用好人工智能技术。
但是如何把顶尖技术、研究项目转移给广大的中小企业,是德国目前面对的挑战。德国有 99% 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对于他们来说,人工智能技术的获取与评估正面临极大的挑战,不是每个中小企业都拥有该领域的高素质人才。许多大企业都拥有强大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和丰富的经验,德国政府正透过扮演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桥梁,以及相关人工智能政策、各种创新挑战赛等,对中小企业伸出援手,让他们更加理解 AI 是什么,能带给他们什么效益。
本文引用地址:
八月初,德国Gemeinsam_Digital发布《德国中小企业人工智能应用调查》。该调查由德国联邦中小企业联合会(BVMW)和柏林中小企业4.0能力中心发起,历时三个半月,共调查企业414家。《德国中小企业人工智能应用调查》旨在阐明不同领域的德国中小企业对于人工智能的态度、需求、障碍、潜力以及经验等,从而为更多德国中小企业的人工智能实施计划提供借鉴。
35%的德国中小企业正在使用人工智能
此外,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虽然还未使用AI,但已经在计划当中。40%的企业表示暂时没有相关的计划。主要的原因在于缺乏对于人工智能在企业中投入使用的全局视野,不确定的经济效益以及缺乏专业的知识和人才。
中德两国不同的人工智能发展方式,偏民用好还是偏工业好?
在中国,人工智能几乎是人人耳熟能详的名词,它遍布在人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刷个新闻、发个短视频、修个图美个颜,还是订个外卖打个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会涉及到 AI。而这些商业应用背后的互联网公司里,真的有一批在做 AI 的人不断地优化着算法,以打造更好的用户体验。
反观德国的 AI,则是由车企和传统制造业牵头引领的,围绕着升级工业制造而服务。这和德国雄厚的工业积累及疲软的互联网企业是有关系的。德国的车企结合自身的资源配置,会很自然地把 AI 优先落地在工业领域,比如优化生产流水线,提升机床加工效率,降低质量检测中的坏件率等。当然,自动驾驶也是他们的研发重点。
所以孰好孰坏?德中人工智能协会主席肖涵在接受对话德国专访时曾提到:这是两种发展 AI 的不同方式。到底是先民用,让大众享受 AI 带来的种种便利;还是先工业,用 AI 对传统制造进行升级换代。其实二者各有好处也各有局限。全民 AI 及其商业模式在短期内会吸引来大量的人才和资本,但对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缺乏实际支撑。工业 AI 正好相反,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但在人才资本高速流动的今天,这种模式显得有些古板而缺乏弹性,吸引不了年轻人。如何有效地结合二者,取长补短,其实也正是德中人工智能协会的目标之一。
中小企业应用人工智能最大的障碍在哪里?结语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