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 >

医学教育按下“智能键”

时间:2020-11-05 09:33|来源:网络整理|编辑:采集侠|点击:

科技日报记者 何星辉

执业(及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是医师正式上岗执业的“通行证”。记者日前从有关方面获悉,继在部分地区开展试点多年之后,国家医学考试中心执业(及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新方案将在更大范围内推行,其中,“实践技能考试采用新三站考试方案,利用计算机、医用模拟人和医用模具等技术,能够更客观和规范地考核考生的临床思维、体格检查和基本操作等临床技能。”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郭立说,这将促进虚拟仿真等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加速我国医学教育智能化进程。

医学教育按下“智能键”

学生足不出户就能进行医学实践训练。

现状:实践教学是我国医学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

“就像不能仅通过讲解、看书、听课就学会开车一样,医学实践能力的学习训练对医学人才的培养尤为关键,必须重视适宜培训方法和先进教育技术的应用。”郭立说,“从此次抗疫中不难看到,穿脱防护服、吸痰供氧、胸腔穿刺、气管插管等操作至关重要,规范的高水平操作不仅关乎病人的医疗效果,也关系到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 

采访中,不少专家表示,临床实践教学是我国医学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是提升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在我国,临床实践教学一般包括临床见习和临床实习两个阶段。近年来,医学院校非常重视医学生的临床能力培养,但仍然面临扩大招生后医学生数量加大、临床实习与考研就业冲突等矛盾。

随着全社会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多数高校招生规模都有所扩大,当前医学生招生总数量较之十余年前有了很大增长。虽然临床实践教学资源也在不断增加,但与学生数量的增长相比仍有待充实和加强。仅以我国医学教育师生比为例,与美国等国家相比偏低。据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王维民介绍,欧美等国家的医学教育师生比例是1:6,我国医学教育师生比标准则是1:16,还有一些院校甚至达不到这个标准。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迟宝荣教授曾表示,实践是对医学生临床技能的全面训练。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她发现,医疗问题的关键在于医学人才的培养。然而,现在就业压力大,许多学生最后一年忙于找工作或准备考研,实习时间严重缩短,实习病种也不齐全,严重影响了临床技能的掌握。

此外,在辽宁中医药大学张剑、何继勇等看来,《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促进了医疗卫生行业的法制化,但对实习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定位没有明确,各教学基地为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对一些较为复杂的动手操作项目明确规定不允许实习学生实践,减少了实习学生的实际训练机会。

我国学院式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医学生动手机会相比美国偏少,加上师生比较低,学生动手能力不足,实践技能考试对他们是较大的挑战。


破题:现代信息技术给学生配置“一对一”教师

郭立告诉记者,临床实践教学需要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的医师承担,而短时间内不可能新增足够数量的能够承担临床实践教学的医师。与此同时,能够承担临床教学任务的医师也多是临床医疗骨干,其临床任务繁重,教学精力有限,这也加剧了临床实践教学资源的紧张。因此,如何利用智能技术、大数据、移动互联和云计算等新技术手段,强化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近年来医学教育界积极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美国斯坦福大学、杜克大学建立了医学在线仿真训练平台,以3D互动操作形式进行实训。早在多年前,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提出了进阶实训模型,即先进行在线仿真训练,再进行虚实结合训练,随后再进行模拟场景训练,最后再进入临床实训,这既可以确保病人得到更有效的治疗,又符合布鲁姆教育认知规律模型。

目前,我国许多医学院校也建立了虚拟仿真实训平台。例如,为解决陕西省相关院校医护类专业疫情期间技能实训教学的困难,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卫生类专业委员会联合技术平台企业,在春节后的短短几周内,完成了覆盖全省高职院校的医学技能在线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建设。教育部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卫生专业委员会理事、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卫生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赫光中接受记者采访采访时表示,如今平台上已有16所院校共计数百名教师进行3D仿真技能实训教学,上万名学生在仿真实训平台上进行技能训练学习。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