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有人说,“母慈子孝”与“鸡飞狗跳”之间,只有一个辅导作业的距离。那么,再加上批改作业呢?很多家长都表示“濒临崩溃”,发出灵魂拷问——我们小时候,作业为啥都是老师改?
日前,多个省市教育部门出台意见,明确禁止“家长批作业”,这也使得这一话题始终保持极高的关注度——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是否存在着泾渭分明的界限,两者如何才能起到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作用呢?
吐 槽“连对号怎么打都有要求”
“心脏支架的均价从1.3万元降到700元,国家为家长们辅导作业尽力了”——这则段子被市民刘聪聪发到自己的朋友圈,引发身边的家长们一片“怒赞”。自从孩子上了小学,刘聪聪家晚上就没消停过,“感觉全小区都能听到我的嘶吼。”
刘聪聪的女儿刚读一年级,老师布置的作业都很简单,不是拼音拼写就是口算题卡,可即便是这么简单的作业,她和丈夫也濒临“崩溃”。刘聪聪说,从最基础的拼音开始,就跟自己小时候学的有些不一样了,像是“o”的读音,从印象中的“窝”变成了“凹”。“看起来最基础的知识,对我们来说却是最遥远的,一家人拼法都不一样,怎么给孩子批作业?”刘聪聪已经想象到,随着女儿年级升高,自己会越来越难熬。
知识储备跟不上孩子的学习内容,是很多家长在给孩子辅导作业或批改作业时的难题,而工作太忙却还要熬夜批改作业,也给普遍作为“打工人”的家长又上了一道枷锁。翻阅社交平台的留言,“请不要布置这么多作业,家长工作也很忙”的诉苦比比皆是。
更让许多家长无奈的是,老师对家长批改作业的质量也提出了要求。在人民网的留言板上,一名西安家长表示,长期以来,老师都是要求家长批改作业,“今年新班主任居然对家长批改作业的对号怎么打都有了要求”。该家长称,老师还在家长会上明示,“批改作业就是家长的职责,老师不是孩子学习的第一责任人。”
11月14日,我们发出了一份关于“家长批改作业”的问卷,其中家有学龄孩子的受访者占88.6%,他们之中有45.83%有过被老师要求批改作业的经历,13%表示这已经成为常态,41.17%表示从未被要求批改作业。
而大家对于批改作业最苦恼的,就是“看不懂作业题目”,此外,“工作太忙顾不上”“没有答案供参考”也让家长们烦心。
焦 虑“老师不让批,我也忍不住”
“其实,就算老师不提要求我也会把孩子的作业看一遍。”随着话题热度飙升、网友声援家长的声音越来越大,市民吴小玲反而更焦虑了。
吴小玲的儿子读初中一年级,好不容易进了还不错的学区,学校里卧虎藏龙,每周测试都有黑马冲进年级前50名,这让她感到很紧张。“考高中是件大事,1分之差就能被甩下,我能不着急吗?”吴小玲说,儿子每天下晚自习回到家8点半左右,完成作业后吴小玲会主动翻阅,即便有些题目看不懂,也会注意字体是否认真、卷面是否干净、有没有空题漏题。吴小玲说,家长把作业“过”一遍,更有利于掌握孩子的学习态度。
不少家长也和她一样,甚至会在作业不多的情况下主动给孩子“加餐”,额外布置作业。对这类家长而言,叫停家长批改作业,反而有了新的焦虑——老师会不会为了减轻负担减少作业,教学质量下降怎么办?而这样的情况确实已经出现了。
网友@是张张呀发文称,“我真不觉得高兴,孩子已经3天没有作业了,为了不批改作业,老师作业都不留了。回家只能我自己要求孩子写两张题纸,然后还是要家长自己检查,而且我也不知道要布置哪些针对性的题,只能按照买的卷子一页一页写。”该网友感叹,这件事“很神奇”。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