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钱江晚报11月17日消息,近日,微博博主“蒙淇淇77”顶着“凡尔赛文学”的帽子登上热搜,抢占了几天来的热门话题。
借助于她在微博上玛丽苏式的日常生活分享,一个半年前在“豆瓣”被命名的新词——“凡尔赛文学”,真正出圈。这种低调中带着自炫的文体,一夜之间席卷全网,让人直呼“上头”。
在被网友冠以“凡尔赛文学”代言人的光环之下,蒙淇淇的真实身份是已出版四本书的“甜宠文”作家。
网友们津津乐道地翻看她的微博。有人嘲讽调侃,质疑她装富,批判她浮夸;也有忠实粉丝坚定拥护着她的“炫耀式美好”。
记者在北京与蒙淇淇进行了一次对话。
“这几天的心情真是坐过山车一般”
钱江晚报记者:爆红后的这段时间,你的心情和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蒙淇淇:第一天其实挺骄傲和得意,毕竟是第一次上热搜,觉得这是很奇妙的人生体验。后来,太多上纲上线的批判声涌现,我才感受到被网暴的难堪和苦楚,索性故意用“凡尔赛”手法编造一些桥段,发广告,以此来和喷子们对抗。再到现在,内心归于平静,我也开始反思自己。这几天的心情真是坐过山车一般。
登上热搜后,我的微博关注量从14万激增到41万,各种各样的声音也扑面而来。突如其来的影响力让我开始担心,自己发布的一些内容可能会给大家带来不良诱导,但那并不是我的本意。
陆续有十多家媒体联系我。抱着想澄清公众误读的心态,我几乎是来者不拒,但这确实耽误了我不少时间。这两天,每个白天我都要马不停蹄地接受采访,晚上通宵写剧本。
钱江晚报记者:你选择在微博上记录生活的初衷是什么?
蒙淇淇:我在2014年注册了微博账号。一开始,只是想在微博上分享日常生活。一方面,以此积累下写作素材,进行创作时,我偶尔还会翻看自己的微博找灵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与粉丝互动,算是一种自我经营的方式。后来,我确实想通过微博打造人设,树立一个靠自身努力过上更好生活的女性形象,也是希望借此激励大家努力去追求自己的目标。
“我发的内容不是完全真实”
记者:微博呈现的内容是你真实的生活吗?你和丈夫在北京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蒙淇淇:我发的微博内容不是完全真实,有15%的成分是艺术夸张。有时,会虚构段子,比如,说老公去拉斯维加斯赌博,一晚输了500万。有时,也会刻意营造出甜宠氛围,就像在火锅店给男朋友发“在不在”那件事,其实老公本来就要来火锅店接我,但我没有告诉朋友。他到的时候,朋友们就很惊讶。我会故意把它写成很“苏”的桥段。
在我的微信公众号上,这种艺术夸张的成分其实更重。比如,我把老公的电脑扔进东非大裂谷,纯属虚构。
这种表达只是“口嗨”,稍微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也为了更吸引粉丝。但事实上,我昨晚还在熬夜写剧本,从凌晨1点写到6点。我的工作其实很忙,即便是出去玩,我也会想着积累素材,就是一个平凡的打工人。
生活中,我也不是经常去人均千元以上的餐厅吃饭,其实也就偶尔去,大概每月一次的频率。我会偶尔为了小虚荣而炫耀式消费,买上万元的包或衣服,尽管我可能并没有特别喜欢它,但拥有它,会让人有种自我良好的感觉。
完全没有必要质疑我是不是过着富人生活,我本来就不是有钱人,连中产都算不上。现在,我和老公只是过着相对满意的生活,工作顺利,在北京有房有车,支撑得起两个儿子的教育与兴趣爱好,会定期旅行,也偶尔会小奢侈一把,享受生活。仅此而已。
“依靠IP潮流,实现了阶层的上升”
记者:你感觉现在算是实现了生活跨越吗?如何实现的?
蒙淇淇:我出生在湖南三线城市的一个小康之家,老公是山东人,家境比我家差一些。我们的起点都不高,能过上现在的生活,我觉得已经实现了阶层的上升。
21岁,在长沙一家普通高校法学专业毕业后,我一穷二白来到北京。从此,在这座城市奋斗了九年。刚到北京时,我在一家律所工作,月薪三千,和其他女生在员工宿舍同睡一张床。但因为不擅长处理人情世故,我既不喜欢,也做不好这份工作,几个月后就辞职了。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