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 >

“精通男性操控术”?如何看待女对男的反向PUA

时间:2021-05-12 09:06|来源:网络整理|编辑:|点击:

最近,几张婚姻家庭咨询师的海报在社交网络广泛刷屏,她们号称“精通男性操控术”,可以让男性心甘情愿地疯狂为自己投资,从而掌握财富密码,走向“人生巅峰”,海报中的“捞金高手”、“勾魂术”等字眼也颇为抓人眼球。

在社交网络广泛刷屏的婚姻家庭咨询师海报。

澎湃新闻采访到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京高校社会学教师,她表示,最新这波“灵彤彤恋爱学院”的冲击,更体现在将传统被认为是“坏女人”伎俩的东西、一些人“只做不说”的实践堂而皇之地表述成一种值得追求的本领和技能,彻底撕掉了遮羞布,并且反转了一些曾经的女性理想,比如天真、贤良与被动。

但这个现象的存在,本质上还是亲密关系的工具化,驭夫术成为了一种女性技能,是女性需要投资来获益的,包括颜值、情商和魅力,既然是技能,通过市场化培训来提升和培训也变得顺理成章。这里凸显的是我们对于亲密关系私人性、互惠性、本真性的社会期待或价值理性与亲密关系在实践中的市场化与工具化(工具理性)之间的冲突。

这样的技能有市场并不意味着我们应当默许其中不合理的地方,澎湃新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助理研究员、法学博士国熙,就这个议题进行了对话。

国熙博士的研究方向为婚姻家庭法、LGBT及辅助性生育技术应用伦理,他首先举例说明了带着“捞金”目的婚恋可能会面临法律的追责,他也强调,无论是男性PUA,还是女性操控术,都把两性关系变成了战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军师,想要获取利益上的最大化。“有很多事情是不能赤裸裸的,比如你想要在婚恋中获得什么,是不应该明码标价的,我们应该倡导一个社会中良善公平的理念,保护爱情本身的美好。”国熙说。

国熙博士。

【对话】

反向PUA:女对男的洗脑术

澎湃新闻:看到这几个海报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国熙:当男性有求偶的意愿,有塑造女性的需要时,市场上就出现了所谓的男性PUA技术。那么相应的,女性肯定也有这方面的需要。男性和女性对另一半的基础需求是有差异的。比如说男性PUA追求的是发生关系,而女性PUA男性则是想达成经济上的满足。我们从宣传的海报中也观察到了这种倾向。

澎湃新闻:我们应该抱持一个什么样的态度,看待婚姻咨询平台存在呢?是否应该去批判它?

国熙:这个说明我们社会内部也出现了女性消费男性的倾向。但我其实更关注的是以前有男对女的PUA,大家嗤之以鼻,那么当女性也尝试去PUA男性的时候,大家采取的态度又会是什么样子?

澎湃新闻:对,这就是反向PUA,这些女性其实是不要爱情,就要金钱的。在这个过程中那些付出金钱的男性,他是清楚这些女孩的诉求的。我认为这些女孩使用这些方式的时候,对方其实也是清楚她“捞金”的目的,能付出50万珠宝的这样的一个人,他首先资产应该是不少的,然后他应该也是一个在不停寻找更多的“性资本”的这么一个男性。

如果说这样一种行为背后有男性受害者的话,我认为他们往往是经济上比较优渥的,是社会资本跟经济资本都比较强的人,所以我对他们没有同情。而且我认为他们本身就是在挑选什么样的女孩能提供更高的所谓情绪价值,能更让我高兴,这个钱就出了。我觉得是这样一个群体。

但是之前的关于男性PUA女性的报道则说明,这些受害女孩们,她们可能倾家荡产去帮助自己的“男朋友”。我觉得要看这两种操控术背后的受害者,我会觉得这一种是实实在在有女性在受害的。这是我的一个看法,我还是站在社会大的基本盘上女性整体是个弱势的基础上来谈这个事的。

国熙:您想表达的就是一个善意的,一个是恶意的。从法律上来看善意就是不知情。你如果是知情的话,那么你是一个恶意的第三人;也就是说当男性PUA女性的时候,女性其实是并不知道这是一个PUA的,她们认为自己在谈恋爱,是在一个良善的感情里面,那么这时候女性当事人就成为了一个善意第三人。而男性是清楚我在用钱去购买一个性的资源,一种好的情感体验,那么在知情的基础上,是一个比较对价的行为,那么可能从舆论角度来讲,就不应该再去觉得他是一个受害者。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