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发布2个专项项目指南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专项项目指南
——数据要素及其流通的基础理论与机制设计
数据要素是传统生产要素理论的重大突破,准确反映了当今经济社会发展所呈现出的特征和趋势。自2019年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数据增列为生产要素以来,中央发布多项政策文件,围绕数据要素发展谋篇布局,并将关注点聚焦于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特别是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正式出台,标志着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进入了有序规范的探索和发展阶段。该意见对于推动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建设、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举旗定向的重要意义。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建设数字中国、发展数字经济的重大战略,构建国家数据基础制度、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相关文件的精神,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突破数据要素有关的一系列重大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课题。更加深入地理解数据成为生产要素的时代背景、历史缘由、价值及其意义;更加系统地把握数据要素融入生产、分配和流通等环节的理论逻辑、供需关系、权属配置和发展规律及其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更加全面地探索数据要素价值转化的基本原理、定价与收益分配机制,构建科学的流通体系,实现数据要素市场的高效配置;更加深刻地解构数据要素流通中安全保护、有效利用、有序流通的科学机理,形成科学的流通机制和规则、流通技术和方法,以充分释放数据要素的价值。因此,需要管理科学、经济科学、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与探索,为我国数据要素及其流通理论体系的建立、数据要素基础制度体系的构建、数据要素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开展数据要素的基础理论、支撑构建统一多层次数据要素市场的基础性、前瞻性和引领性的科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战略意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决定设立专项项目,围绕“数据要素及其流通的基础理论与机制设计”开展专项资助工作。
一、科学目标
本项目立足于国家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充分认识和把握数据要素流通的基础理论、重要实践、关键环节和瓶颈,旨在构建数据要素及其价值释放与高效流通的理论框架,优化数据要素的市场化机制,突破面向数据要素流通全过程的基础制度、流通机制及其支撑技术,从而在国际上率先建立系统性的关于数据要素及其流通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在理论上为数据要素及其流通的理论创新做出贡献,在实践中有效地支持我国数据要素基础制度的构建、市场流通机制的建设、数据要素价值的释放,从而为加快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范化建设和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本专项项目聚焦我国数据要素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和探索实践,瞄准国际最前沿的理论发展开展相关研究,鼓励开展科学理论建模与实证研究,鼓励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鼓励同政府研究机构和相关产业部门联合申请。
二、拟资助课题和研究内容
(一) 数据要素的市场设计、流通模式及参与者激励机制研究(G0414)。
揭示数据要素作为流通标的物的基本内涵与特征;探索基于数据要素权属结构性分置的流通规律;研究数据要素流通中市场摩擦的成因、影响及其消解机理;构建基于多元市场协调机制的流通模式;研究统一多层次数据要素市场体系下各类市场参与者的激励机制及决策行为。
(二) 数据生产要素的基础理论及其经济贡献(G0309)。
揭示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经济学原理;研究纳入数据要素的新生产函数;解析数据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的协同联动机制及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构建数据要素生产、流通、分配等基础性经济理论,构建数据要素分类分级、权属配置等法学理论;探索数据要素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路径及其影响。
(三) 数据要素背景下数据资产的价值创造、会计处理及其经济后果(G0206)。
建构数据资产核算理论,系统性梳理数据要素背景下数据资产的基本特性及其数据资产确认方法;探索数据资产价值创造的微观原理并展开实证分析;研究数据资产会计处理的理论与方法;提出数据资产估值模型与定价方法;研究企业数据资产化以及会计披露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探索企业数据资产化对上下游企业、同行业的溢出效应。
(四) 数据要素流通产品的设计与收益分配机制(G0304)。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