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张文宏:mRNA疫苗技术落地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又一次“盗火”
2023年10月2日下午5点45分,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花落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ó)和德鲁·维斯曼(Drew Weissman),他们因为研发的mRNA技术,推动COVID-19 的 mRNA 疫苗发展而获奖。
?
如果没有新冠疫情大暴发,该技术在人类的应用可能还要等待更久时间。因为这个mRNA疫苗技术原本一直聚焦在肿瘤的治疗性疫苗研发,该技术在短期内就能研发各种不同于正常人体细胞的肿瘤细胞新抗原,进而诱发强烈的获得性免疫反应以期来治疗肿瘤。
让我们一起通过这篇文章了解新冠mRNA疫苗的研发始末,并了解卡塔林·卡里科和德鲁·维斯曼在此中的卓越贡献!
一、mRNA技术起源于科学家对人类基因的深入认知
1944年,洛克菲勒研究院的埃弗里等提出脱氧核糖核酸(D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的结构,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使遗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生命之谜”被打开,使人们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
?
埃弗里提出D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
1961年,在加州理工学院的一个实验室,科学家首次成功提取到mRNA。之后对其功能和生物学行为进行了充分的研究。科学界发现,在DNA和蛋白质之间有个“中间人”,负责传递信息,mRNA正是这个“中间人”。
?
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的结构
mRNA(Messenger RNA),又称为信使RNA,是由DNA的一条链作为模板转录而来的,携带遗传信息的能指导蛋白质合成的一类单链RNA。通俗来讲,mRNA复制了细胞核中双链DNA的一条链的遗传信息,随即离开细胞核在细胞质中生成蛋白质。在细胞质中,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读取其碱基序列,并翻译成其相应的氨基酸,最终形成蛋白质。
?
mRNA是由DNA的一条链作为模板转录而来,携带遗传信息的能指导蛋白质合成
1990年,威斯康星大学Wolff等才首次报道肌内注射mRNA到小鼠骨骼肌里,可以表达相应蛋白质并产生免疫反应。这揭示了mRNA技术用于疫苗研究的可能性。2年后,又有研究者将编码激素的mRNA,直接注射至小鼠大脑中,发现有缓解尿崩症的作用。这说明mRNA具备成为治疗性药物的潜力。
mRNA疫苗的原理是是将编码疾病特异性抗原的mRNA引入体内,利用宿主细胞的蛋白质合成机制产生抗原,从而触发免疫应答,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作用。如果将人体比作一台机器,那么数百万种微小的蛋白质便是维持机器运行的零部件,而mRNA则是制造零部件的总指挥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