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科学 >

人工智能出现了,我们会更关注学习品质吗

时间:2023-10-19 06:02|来源:网络整理|编辑:|点击:

 
 
人工智能出现了,我们会更关注学习品质吗  
 

 

“说起ChatGPT,人们的第一反应竟是诈骗、抄袭。”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教授安东尼·安托万(Anthony Antoine)坦言,不只是中国,面对ChatGPT,国外的高教人士同样有“狼来了”之感。

然而,谁也阻挡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人工智能+教育’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引领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云南师范大学校长王德强表示。

冷静之后,越来越多的教育人士不约而同地思考同一个问题——它将给未来教育带来什么。

在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蔡苏看来,“未来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培养能独立思考和有正确价值判断能力的人,而不再是获取特定知识。超越知识学习,须更加关注学习的质量”。

日前,在云南师范大学举办的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论坛上,专家们共同讨论了被人工智能重构的学习方式。

  ?

马来西亚泰勒大学副校长田乐文(左一)分享观点。云南师范大学供图

个性化学习将加强

“我有一个想法,但在头脑中始终不成形。用PPT完全吸引不到学生。于是,我们创造了一个虚拟环境,帮助学生呈现头脑中所需要的结果。”论坛上,马来西亚泰勒大学副校长田乐文分享了该校事例,学生通过沉浸式体验看到了学习未来的样子。

怎么用工具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场景?这是马来西亚泰勒大学教师每天都在思索的问题。“ChatGPT的出现,促使我们思考如何帮助学生实现定制化学习。”田乐文说。

大班人数超100人,教师能否一对一指导学生,同时又减少职业倦怠?通过人工智能中的虚拟导师,他们找到了“解放教师,及时反馈”的路径。

屏幕上,一位身着绿衣的虚拟导师问学生:“你现在是否已经做好了参加考试的准备?”学生回答“是的”,而且80%以上的题目答对了。虚拟导师又会问他:“是否要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在互动中,人工智能了解了学生的学习习惯、获得了训练,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比如,虚拟导师发现学生在某方面的学习不充分,会向他推送定制化的教学方案。”田乐文说。

自2022年该校开展相关教学实验以来,已经有1500名师生参与其中。通过人工智能加强过程反馈、评价,96%的学生表示“有用”、参与感强,教师也认为此举节约了指导学生的大量时间。

大连理工大学学科评价中心主任姜华表示,对一线教师而言,ChatGPT有望将其从大量简单、机械、重复的教学准备、组织和管理等工作中解脱出来。事实上,在教学领域,学者已经归纳出至少80种在课堂上应用ChatGPT的具体方法,涉及协助教师备课、提供教学辅助、创建评价材料、开展课堂活动、辅助学生自主学习等多个类别。

但他也指出,目前针对ChatGPT教学应用的建议主要集中在教师主导、班级授课的教学模式中,即ChatGPT辅助集体授课中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因其诸多知识缺口和不确定性,ChatGPT只能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辅助工具,不能取代教师。

对此,马来西亚泰勒大学副教授冯育英表示赞同。“人工智能参与的定制化学习更适合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以及希望有更多‘增值’内容的学生。与人工智能对话,事实上对学生的提问水平有所要求,可能并不适用于小班研讨。”

个性化学习只是人工智能改变未来教育的一个缩影。事实上,“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传统的教与学,以及教育评价方式等”。香港教育大学课程与教学讲座教授李子建说。

唤醒高阶能力的培养

未来教育中,更值得被重视的能力是什么?

“人工智能的出现,促使高校进一步思考高阶能力培养和综合素养培养。”李子建告诉《中国科学报》,高阶能力起码包括批判性思考、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与创造力、跨文化传承能力等。“趁着人工智能出现的机会,应尽可能减少记忆方面的学习,在提高创造力、加强团队合作、实现跨学科培养等方面更多发力。”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