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科学 >

我国3.3亿人患病,死亡率高居首位!他历时40年探寻一份科学答

时间:2023-11-03 06:17|来源:网络整理|编辑:|点击:

 
 
我国3.3亿人患病,死亡率高居首位!他历时40年探寻一份科学答卷  
 

患病人数超过3.3亿人,死亡率位居所有疾病的首位,心血管疾病给国人带来的威胁已成为国家最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有这样一位心内科医生,在他40年的从医生涯中,始终将守护中国人心血管健康作为奋斗目标,严谨治学、潜心研究、集智攻关,为破解这一难题交出了一份科学答卷。他就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首席专家霍勇。

霍勇在西藏义诊为患儿做检查(张思玮/摄)

创立“H型高血压”与脑卒中一级预防理论

“要把所学的冠心病介入技术推广至祖国的每一个角落。”这是1996年,霍勇从法国南锡大学医学中心学成归国后定下的目标。

于是,在此后的25年间,他带着新的技术开启了全国推广之路。走过全国上千家医院,言传身教,将所学倾囊相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年轻的心血管医师。通过主创的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CCIF),带动举办城市及周边区域的介入诊疗技术提升,将“普及、规范、提高”的理念根植在每一个心血管医师心间。

  霍勇(中)为患者进行介入手术。(受访者供图)

“治病重要,防病更重要!做好预防,可以惠及更多患者,这才是最符合健康理念的手段。”上世纪90年代后期,霍勇注意到脑卒中的发病与心血管疾病为主的基础疾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脑卒中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

带着对医学科学问题的无限求知欲,霍勇团队开启了脑卒中一级预防的课题研究。研究发现,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是我国卒中发病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霍勇团队提出了科学假说,即同型半胱氨酸在中国普遍偏高是由于叶酸缺乏引起,给高血压患者补充一定量的叶酸,可以有效减少我国卒中的发病率。

为了验证这一“假说”,霍勇带领团队历时18年,终于摸清了H型高血压与国人脑卒中发病率之间关系的真相。他还积极推进了全球最大的脑卒中一级预防研究——CSPPT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在降压药基础上补充恰当剂量的叶酸,对预防中国人群脑卒中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CSPPT研究为中国高血压以及卒中指南的修订提供了A类证据,成为中国精准医疗的一座里程碑。

创新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理论和胸痛中心体系

不过,想要从根本解决中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抬升的问题,没有理论体系的支持和救治体系的建立,就只能是“顾头不顾尾”。

为此,霍勇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心血管介入治疗管理专家组组长和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介入)质量控制中心主任,积极推动出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技术管理规范,推动成立百余个卫生健康委员会培训基地和质控中心,建立、完善国家心血管冠心病介入治疗培训、准入和质控制度。

但是,现实的情况依然令人揪心,国内心血管病死亡率高居不下。

于是,霍勇在担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期间,从心血管疾病中死亡率最高、救治率最差的急性心肌梗死入手,结合国外经验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创新提出符合中国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理论和胸痛中心体系。

2013年,他提出建立中国胸痛中心自主认证体系。至此,我国心肌梗死急救事业真正地迎来了转折点。

在霍勇与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等心血管专家们的不断推进下,10年间,国内已经有5000余家医院参与建设胸痛中心,2500余家胸痛中心通过认证,10000家胸痛救治单元初步达成。

上一篇:东华大学领导班子调整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