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时空无涯 认知无限
— 2020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空间技术
美 国
载人龙飞船改写美国航天史 在小行星贝努上着陆并采样
本报驻美国记者 刘海英
在航天领域,美国依旧扮演着全球航天领导者的角色,有序推动空间研究和深空探索任务的开展。2020年2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欧洲空间局携手研制的“太阳轨道飞行器”成功发射,并在4个月后完成了首次掠日飞行,开始帮助科学家揭示太阳磁场的奥秘;7月,NASA的“毅力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开始人类新一次火星探测之旅,寻找火星生命存在的证据;SpaceX公司的载人龙飞船在年中完成首次载人飞行端到端测试后,于11月15日正式载人首飞,搭载4名宇航员飞赴国际空间站。NASA的“商业载人飞行项目”以SpaceX公司的胜出而告一段落,美国的太空事业也将由于SpaceX的成功而发生重大转变;SpaceX公司的星舰SN8原型机也在12月9日进行了一次重要试飞,使其在通往火星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在重大研究成果方面,美国科学家绘出了迄今分辨率最高的太阳图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细节帮助科学家研究太阳磁场;发布了首份月球地质综合图——“月球统一地质图”,以1∶500万的比例显示了月球的地质情况;创建了首张火星大气电流分布全景图,开启了火星大气研究的新时代。
伴随更多先进仪器和技术的应用,人类的目光所及越来越远。美国科学家在海王星轨道外的太阳系外缘发现了139个先前未知的小型行星;在距离地球1200多光年处发现了一颗质量是木星3倍的系外行星;在距地球5.6亿光年的银河系外发现了氧气。
此外,NASA的OSIRIS-REX航天器完成了在距地球3.34亿公里的小行星贝努上的历史性着陆,并完成了岩石采集,这些富含碳的样本终将返回地球。
新冠疫情严重打击了航空业。美国波音公司的737Max从全球停飞事件中艰难恢复,在对安全软件全面升级并做出一系列安全举措后,得到了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复飞批准,但能否挽回消费者失去的信心,还需时间验证。
在军用航空方面,美军持续推进空中作战平台和装备研发,积极为构建空中优势奠定基础。一方面推进包括“下一代空中主宰”战斗机在内的作战装备的研发,另一方面积极利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推进无人机战法、“空战演进”项目等新型战法的研究和演练。
韩 国
自研地球轨道卫星发射成功 与澳大利亚地面站首次通信
本报驻韩国记者 邰举
2020年2月,韩国研发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千里眼2B”发射成功,发射37分钟后与澳大利亚Yatharaga地面站进行了首次通信。“千里眼2B”经过5次变轨进入静止轨道。卫星上搭载的观测设备能够提供海洋和大气环境信息服务。
以色列
研发新型无源相干定位系统 “三叉戟”有望探测“海卫一”
本报驻以色列记者 毛黎
艾尔塔(ELTA)系统公司研发出新型无源相干定位(PCL)系统,利用飞行物对民用调频(FM)广播或数字音频广播(DAB)无线电波的反射信号,建立飞行物的飞行轨迹图,实现探测和跟踪的目的。
新火箭(NewRocket)初创公司研发采用高推力、易存储且无毒性凝胶燃料的火箭发动机,其发动机适用于各种飞行器,满足太空探索和国防用途。凝胶燃料通过向煤油添加能将其转变成胶体的材料后,再添加其他物质而成。
以色列理工大学与艾尔塔系统公司合作,开发出先进且独特的能安装在纳米卫星内的小系统,用于接收和处理来自地面的信号,让纳米卫星能用于救援精确定位和遇险信号探测。
魏茨曼科学研究院提出的“三叉戟”航天探测器被美国NASA初选为未来太空探测项目,有望在2026年发射升空,并于2038年抵达海王星的最大卫星“海卫一”进行探测,探索其真实面目,包括有无生命。
阿列夫农场有限公司希望与科技公司和航天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将创新肉类培育技术整合到未来人类航天计划中,满足人类在太空和外星球对肉类食品的正常需求。
英 国
测出银河系精确直径 发现金星大气中磷化氢
本报驻英国记者 田学科
英国科学家称找到了银河系的边界,指出银河系精确直径为190万光年(1光年等于94600亿千米),这一数字有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估算银河系的质量。
剑桥大学科学家结合系外行星K2-18b的质量、半径和大气数据,确定其富氢大气下可能存在液态水,表明该行星或许适合生命生存。这一发现为在大小介于地球和海王星之间的系外行星上寻找生命打开了大门。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