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张曙光VS饶毅:关于裴钢被质疑论文的争鸣
编 者 按
1月22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分子结构实验室(Laboratory of Molecular Architecture)首席研究员(Head)张曙光向科学网提供了一份当天致饶毅教授的信件,就后者21日晚在其个人公号“饶议科学”上“正式举报林-裴(1999)论文涉嫌学术不端”一文发表看法。
此外,受质疑论文的3位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裴钢院士)向科学网提供了和这篇论文相关的综述材料。
学术争鸣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全球华人科学家社区”,科学网特发布各方观点,希望能促进彼此间的理性对话,弘扬好“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
1. 张曙光致饶毅信件全文
饶毅博士:
我对您针对裴钢博士及其同事1999年在PNAS上发表的论文提出指控却没有认真阅读相关科学文献感到非常震惊。作为一名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哈佛大学受过正规科研训练的科学家,您的指控不仅是错误的,而且也没有对进行指控的动机进行解释或证明。
为了支持裴钢博士的科学科研成果,请您参考近几年我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成果工作。我们的研究结果已经以“Non-full-length Water-Soluble CXCR4QTY and CCR5QTY Chemokine Receptors: Implication for Overlooked Truncated but Functional Membrane Receptors” 为题,2020年报道发表在Cell子刊iScience(Cell Press)上。我们的论文不仅证实了凌堃等人1999年报道在PNAS 上的“Five-transmembrane domains appear sufficient for a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Functional five-transmembrane domain chemokine receptors”工作中报告的结果,也明确地表明,只有2个或3个跨膜片段的CXCR4和CCR5突变体能够显示出配体结合活性、能够定位到细胞质膜上、并能够进行细胞信号转导。我们的数据以及其他人研究组的工作都直接支持了凌堃等人在其1999年PNAS论文中的结论。实际上,我们的研究工作完全是从迥异的研究角度对相同的蛋白质进行的。
看来您也没有关注到Helen Wise博士的综述论文,“ G蛋白偶联受体的高度截短的剪接变体所起的作用”。J. Mol. Signal., 7, 13 (2012)。在这篇综述文章中,Wise博士列出了许多此类截短但具有功能正常的受体。令人惊讶的是,您竟然可以在完全不阅读文献的情况下提出了如此严重的指控。
您在不熟悉相关科学文献的情况下提出的指控,在科学和伦理上都是完全不负责任的。作为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哈佛大学受过训练的科学家、华盛顿大学和西北大学的教授,您理应知道,任何指控都必须基于有效的科学证据。您鲁莽的指控,对于被指控者,尤其是年轻科学家的科学声誉和科研生涯造成极大损害。
我认为您的指责完全没有道理,您必须真诚地向裴钢博士及其同事道歉。
有据可查的科研不当行为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科学声誉和世界地位,但是,所有指控和指控都必须基于事实。我全力支持在中国各个层面将学生和院士的科研不当行为斩草除根。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我。
张曙光博士
2. 受质疑论文3位一作提供的关于1999年论文相关综述材料
关于G蛋白偶联截短受体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报告
凌堃(梅奥医学中心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 副教授)、
赵简(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
王平(同济大学医学院 教授)
在动物细胞膜上表达的各种信号受体中,G蛋白偶联受体(GPCR)家族可以说是成员最为众多,功能最为多样,分布最为广泛的家族。目前已确认的人类GPCR有1265个,单个细胞类型通常表达一百种以上的GPCR,这些信号受体通过激活细胞中的各种G蛋白,影响着目前已知的人类生理病理的所有方面;相应的,至少有50%的上市药物靶标是GPCR家族成员。
以往大家通常认为,7次跨膜结构对GPCR来说是一种普遍适用的结构,可能最有利于G蛋白和下游信号的激活。然而自90年代初起,历年来的研究揭示了一些特例,提示少于7次跨膜的某些GPCR家族成员的变体和某些非7次跨膜结构的受体,也具备不同程度的GPCR功能。
其中,我们1999年发表在PNAS的研究使用GPCR家族成员CCR5和CXCR4作为模型,提供了较早的证据(Ling K, Wang P, Zhao J, Wu YL, Cheng ZJ, Wu GX, Hu W, Ma L, Pei G. Five-transmembrane domains appear sufficient for a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functional five-transmembrane domain chemokine receptor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99; 96:7922-7)。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