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科学 >

《力学学报》:秉承初心 “力”争上游

时间:2021-02-10 21:41|来源:网络整理|编辑:采集侠|点击:

 
 
《力学学报》:秉承初心 “力”争上游  
 

作为工科专业的基础学科,力学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之间的桥梁;而作为力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中文期刊,《力学学报》为科研人员搭建了一座学术交流的“桥梁”。

伴随着中国近代力学的诞生,由钱学森先生创办于1957年的《力学学报》始终保持公正、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见证了力学学科的发展和不断壮大。历经60余年,《力学学报》在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浪潮中不断前行,力争上游。

《力学学报》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夕云表示:“《力学学报》将持续针对力学前沿和相关的国家重大需求组织优秀稿件,搭建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交流平台,推动力学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助力青年科学家成长。同时,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期刊的传播和运营能力,充分发挥中文期刊在推动学科发展和青年人才成长方面的重要作用。”

与学科发展共进步

1957年2月,《力学学报》作为中国力学学会的学术会刊应运而生,首任主编钱学森为《力学学报》制定了办刊目标——“我们希望《力学学报》的出版能更积极地推动我们的力学事业,促进中国力学工作队伍很快地成长起来,使他们能负起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任务,这就是我们的目标”。同时他为《力学学报》确定了定位:“发表在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力学理论及实验研究论文、特约总结性专题研究报告等。”

作为中国力学界学术水平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期刊之一,《力学学报》注重发现和宣传学科新的生长点,对新学科问题或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研究给予特别关注。

上世纪70年代,继《力学学报》刊发了我国断裂力学研究的首篇学术论文之后,编辑部先后组织召开两次断裂力学研讨会,尤其是在1976年召开的第二次会议之后,由中国科学院向全国发文推广断裂力学的研究与应用。正是由于前期《力学学报》的工作基础,断裂力学理论不断推广应用于工程技术各方面,也为固体力学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

2013年6月16~21日,在北京召开的第13届国际断裂大会上,我国从事断裂疲劳研究的学者与国际同行进行了充分的面对面交流,我国断裂研究与应用得到全面展示。

近年来,“极端力学”问题逐渐成为国际力学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也是国家重大战略工程重要的方向。2019年7月,《力学学报》刊登了我国首篇论述极端力学的文章,而这篇文章的起源来自于一次讲座。

据《力学学报》执行副主编刘俊丽介绍,2019年6月2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晓静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举办的“郭永怀力学进展讲座”上,以“关于极端力学”为题做了一场报告。凭借着多年从事力学领域期刊编辑的经验,刘俊丽敏感地意识到:“如果能将报告内容整理成综述文章,可以在学科领域内有效地推动极端力学在国内的发展。”

报告会结束后,刘俊丽立即向郑晓静约稿,此时距当期《力学学报》出版也就只剩下半个月。时间紧迫,刘俊丽与编委会商量后,快速完成审稿工作,让论文能够如期见刊。

“这篇文章刊发后引起了强烈反响,随后期刊编辑部‘趁热打铁’,参与组织超常环境力学领域学术报告会暨《力学学报》(中英文版)极端力学专题研讨会、组织相关主题文章,有效宣传了极端力学,在力学领域取得一定的反响。”刘俊丽说。

在推动扶植并促进新学科、交叉学科发展方面,《力学学报》始终发挥着龙头期刊优势,将科技期刊的作用和力学学科的整体发展、以及力学学科在国家重大需求中的作用紧密地结合起来。

“多年来,《力学学报》以预见性和敏感性最早刊载了许多开拓性的学术成果和思想,推动了一些力学分支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和壮大,如断裂力学、计算力学、实验力学、爆炸力学、岩石力学等。”陆夕云表示。

坚守优秀稿源“生命线”

“期刊好不好,还是要看好的文章是不是发表在这里,优秀稿源是一本期刊的‘生命线’。”陆夕云说。

如何才能抢到高水平的科研论文呢?《力学学报》一方面在面向力学学科前沿和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方面组织刊发高质量文章;另一方面,主动对接中国力学学会等单位部门主办的学术会议,选择前瞻性的主题,积极组约高质量的优秀会议论文。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