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中科院院士郭光灿:
我们要的不是印在论文上的量子计算机
“现在计算机处理信息所用的设备,都来源于量子力学的经典器件;要处理量子信息需要量子力学的量子器件,它的性能远远超过现在的器件。因此,人类社会从经典信息技术时代跨越到量子信息技术时代,标志就是量子计算机。”9月1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说,“什么时候通用量子计算机得到广泛应用,什么时候我们社会就进入到了量子时代。”
郭光灿是在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源量子)于合肥召开的超导量子计算云平台发布会上发表的上述言论,他也是该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科学顾问。
本源量子脱胎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于2017年9月,是一家以实用化量子计算机为研发目标的企业。在该发布会上,本源量子发布了自主研发的超导量子计算云平台——悟源。基于该平台,本源量子将面向全球用户免费提供“真实的量子计算服务”。
对这个搭载了有6比特超导量子处理器的量子计算云平台,郭光灿发表了看法:“这个平台现在还没办法解决大的问题、谈不上有多大用处,但它是基于按照量子力学规律运行的量子处理器开发,是地地道道的量子器件。通过建立云平台,可以满足人们对量子计算‘尝尝鲜’的需要——这是很初步的,但是很重要的一步。”
“虽然悟源的量子处理器只有6个比特,但就像小孩学走路,开始走路总是晃晃悠悠,以后一定能健步如飞。”郭光灿说。
对成立仅3年的本源量子开发团队,郭光灿也给予充分的鼓励。
“国内搞超导量子计算机的单位非常多,研发历史比本源量子悠久、资源多很多倍的团队大有人在,但没有一家做出一个在线的、可供大家使用体验的量子计算平台——并不是说这些团队水平不够,他们技术水平不会比本源量子低,但目标可能不同。”郭光灿说,本源量子年轻研发团队的目标不是发论文,而是未来的市场化应用。
他表示,在这个导向下,本源量子团队不仅要做量子芯片,还要做量子操控系统、可运行的量子软件……方方面面的研发才能构成一个可运行的量子计算平台。
郭光灿说,一般而言,仅发表论文并不需要上述复杂的开发——有的可能只需做个实验、拿到可用的数据、演示出潜在可能,就能发表文章,这与瞄准市场是完全不同的。“本源量子要的不是印在论文上的量子计算机,那是不可用的;尽管现在水平还不够高,但本源看重的是,未来有可能向实用化这条路走出的第一步。”
以下为郭光灿演讲全文(略有删节):
我们这个时代是信息时代,现在经典信息所用的器件,比如说手机电脑、互联网这些都是来源于量子力学的经典器件。量子信息是来源于量子力学的量子器件,它的性能远远超越现在的。人类的社会将从经典技术时代跨越到量子的技术时代。而跨越的标志就是量子计算机。因为量子计算机是所有量子信息技术里面最有颠覆性的、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一个技术。什么时候叫作量子技术时代到来呢?当通用的量子计算机得到广泛的应用,那个时候我们社会进到了量子时代。所以量子计算机的研究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
在早期的时候,大家没有看好,不知道量子计算机能不能做出来。虽然在量子力学上推导出可以做出,但真的能不能做出来大家很怀疑。后来在基础研究取得突破以后,各个公司开始说量子计算机已经到达了可以研制产品的新阶段。所以最近这五年,美国各大公司都已经投入到量子计算机的研发当中。
大公司的投入使得量子计算机的发展变得更快。所以这5年之内,量子计算机的发展是超乎人们想象的,每年都有新的方向,一年一个台阶。这就是现在国际竞争的态势。
本源量子是国内第一家以量子计算机作为研发目标的公司,短短的三年内已经成为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公司。
今天所发布的成果中,最重要的就是6个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的平台上线。这个平台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量子处理器。因为这个处理器是按照量子力学的规律运行的,我们叫量子器件,所以我们叫量子计算平台。平台是可以让全世界的人通过互联网来使用、感受量子计算的威力的。想尝尝到底量子计算什么味道,都可以上线来用。所以这是非常初步的,但非常重要的一步。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