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科学 >

肩负起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重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

时间:2021-06-17 09:39|来源:网络整理|编辑:|点击:

 
 
肩负起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重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对推进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深刻认识重大意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回顾了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充分肯定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分析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演化趋势,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谋划科技创新工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这次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回应了我国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紧迫需要,反映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客观要求,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全球竞争格局的深刻认识、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大势的科学研判,为我国科技创新指明了战略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高水平自立自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前沿基础研究,大幅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努力夯实科技自立自强的深厚根基;要求我们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要领域和产业技术的自主可控;要求我们瞄准事关国家全局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核心领域,加强战略性、储备性前瞻科技布局,努力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要求我们加快适应科研范式深刻变革和学科交叉融合的新要求,优化创新资源整合和创新要素配置,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求我们大力促进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自主创新事业是大有可为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我们完全有基础、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乘势而上,大展宏图。”这极大坚定了全民族的创新信心,鼓舞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干劲,必将在全社会掀起新的创新热潮,凝聚起更加磅礴的创新力量,加快推动我国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准确把握重点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分析了我国科技创新面临的国内外形势,针对我国科技事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点任务,为我们做好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我们既要勇于探索、突出原创,围绕宇宙演化、意识本质、物质结构、生命起源等重大科学问题,不断探索新领域、开辟新方向,努力取得重大原创成果;更要坚持问题导向、应用牵引,加强建制化、定向性基础研究,以应用研究倒逼基础研究、以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同时,加强战略性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与供给,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支撑现代工程和技术科学发展,形成完整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