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设计 >

龙虎山悬棺未解之谜:为何至今无解?到底隐藏什么惊人秘密?

时间:2023-05-10 05:27|来源:网络整理|编辑:|点击:

龙虎山不仅风光秀丽,龙虎山的崖墓更是中国一绝。崖墓葬是古越、僚人特有的一种丧葬形式,也是我国多种葬法中最古老、最特别的一种丧葬形式。近千年来,关于龙虎山悬棺之谜一直都是一个未解之谜,因为其年代久远,至今早已无古书记载,人们只能通过推理的方法来判断。下面跟着51区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想了解更多悬棺之谜请关注微信公众账号:iwuyiqu

龙虎山悬棺之谜至今无人能解

据史料记载,26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居住在龙虎山附近的古越人曾有悬葬祖先的习俗。至今,在龙虎山江河沿岸壁立千仞的悬崖仍存有不少悬棺。在科技尚欠发达的古代,古人是如何将重达数百公斤的棺木送进高高的崖洞里去,至今仍是一大疑团。

1997年,龙虎山旅游集团公开悬赏30万元人民币征求此谜团的破解。萧旺强在了解到龙虎山悬崖之谜后,决心破解,为此他长期关注有关悬棺的报道,并加以研究。最初,他以为古人是用辘轳(滑轮)作为升降工具,从而达到了安置棺木的目的。

但考虑到当时这尚处在蛮夷之地的龙虎山地区的落后现状,他又否定了这一设想。他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得出结论,认为古人是将棺木置于一双层固定的木架之中,通过系在木架的几根绳索,随意调整木架的高度,从而将棺木输送至崖洞。在实验现场,萧旺强和他的朋友乘船来到泸溪河边的悬崖下,指导景区工人进行了悬棺实验。在试验中,萧旺强制作的木架操作起来简便自如,工人“一抬一拉”,棺木就从船上升了上去。观看的人群登时爆发出欢呼。

随着龙虎山202座悬棺群,抖落尘封千年的黄土,走入世人的视野,时与空变得茫然交离,宇与宙显得幽深玄迷。专家考证认为,龙虎山悬棺,距今有2600余年的历史,是古越人所葬。龙虎山悬棺数以百计,全部镶嵌在仙水岩一带的悬崖峭壁之上。仙水岩诸峰峭拔陡险,岩壁光滑平展,岩脚下便是泸溪河,临水悬崖绝壁上市满了各式各样的岩洞,独特的地理环境是龙虎山悬棺的基本成因。从泸溪河舟中或地面眺望,隐约望见一个个岩洞口或钉木桩,或封木板,“藏一棺而暴其半者”多处可见。这些悬棺大多是二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古越人的崖墓悬棺,其葬位离水面20-50米以上,高的达300余米。在大片岩壁上,洞穴星罗棋布,星星点点,或高或低,或大或小,数以百计。因这些洞穴高不可攀,无人入内,其中所藏之物,多少个世纪以来龙虎山悬棺之谜一直是一个解不开的谜。龙虎山崖墓下临深渊,地处绝壁,那么古越人是如何将棺木放入洞内?龙虎山悬棺里葬的又是什么身份的人?古越人为何采用绝壁洞穴墓葬?重重悬疑背后,到底隐藏着一种什么样的文明形态?如今龙虎山悬棺之谜,已令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为它皓首穷经,欲解其谜。

巨额悬赏至今无解

由于龙虎山崖墓下临深渊,地处绝壁,悬棺是怎样安放上去的,千百年来一直都是个谜,龙虎山悬棺也因此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产生了种种神话传新榕资讯网说:有人说这洞里的东西,是神仙用金丝线吊上去的;也有的说这洞是装的是无字天书、金银财宝。一千多年前,宋代理学家朱熹曾发出疑问:“三曲君看架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宋人王文卿有诗云:“昔人骑鹤上天去,不向人间有蜕蝉。千载玉棺飞不动,空江斜月照寒烟。”当代考古学家郭沫若也发出了“船棺真个在,遗蜕见崖看”的的感叹,表示无法用科学解释崖墓的遗憾。龙虎山崖墓中没有留下任何的文字甚至符号,地方志和史籍均找不到记载,使破解困难重重。为了彻底解开这个世界之谜,1997年6月25日,龙虎山遍下英雄帖,向全世界郑重宣布,有人能解开以下三个谜底的,即:1、棺木如何进洞?2、为何采用崖葬?3、葬者何人?即可获得30万元人民币的巨奖。至今没有得到一个入情合理的解释。

悬赏解龙虎山悬棺之谜的消息一经发出,海内外解谜者纷至沓来。仅一年时间,就收到海内外猜谜者寄来的信函和文稿近千件,来函对悬赏的三个主要问题见解不一,归纳起来有三:一、关于棺木进洞方法,有“悬吊法”、“竹木搭架法”、“云梯架岩法”、“架天梯法”、“网绳搭架法”、“栈道法”、“后山挖隧法”、“楼船安放法”等。二、关于为何采用崖葬,有“升天成仙说”、“尊神事祖说”、“敬先至孝说”、“回归洞穴说”、“保存祖尸说”、“防盗防害说”、“修炼坐化说”等。三、关于何人享受此葬待遇,认为上至诸候将相、文臣武将,下至部落首领、家庭成员或修道隐士者都有。2004年7月,龙虎山再次悬赏40万元,求解千古悬棺之谜。但至今还没有一份令人信服的答案。

古越人是如何将棺木放入洞内?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