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设计 >

张献忠万金白银神秘莫测,宝藏丰富,藏于青山宫中

时间:2023-06-07 06:00|来源:网络整理|编辑:|点击:

关于世界各地藏有宝藏的说法一直以来没有停止过,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明末农民军领袖张献忠的宝藏。历史上关于张献忠的奇闻异事很多,比如说八大王剿四川的传说,也一直存在争议。张献忠领导农民起义时手中收敛了大量财宝,随着他被清军所灭,他生前的那些珍宝也下落不明。

张献忠万万两金银之谜

明末起义军领袖张献忠南征北战,后以四川为根据地建立大西政权。张献忠是陕西延安人,出身贫寒,幼年随父贩枣,1630年(崇祯三年)在米脂参加农民起义,号称“八大王”。起义军转战山西、河南等地,声势浩大。张献忠喜欢“抢劫”,专抢巨室豪富,达官贵人,也因此获得了巨额财富。

从1630年起事到1646年兵败而亡的18年间,张献忠凭借烧杀掠夺据说已经富可敌国,“天府之国”的财富可以说被他尽纳囊中,崇祯皇帝和他相比也只能算是“小户”而已。他曾经在皇城举办斗宝大会,得意洋洋地炫耀他的富有,二十多间房子摆满奇珍异宝、金锭银锭,令人目不暇接,甚至近瞠目结舌。

1646年,满清肃亲王豪格和吴三桂率清军由陕南入川,攻打张献忠。同年十一月,大西军被清军包围。张献忠匆忙出城迎战,被清将雅布兰射死在凤凰山(今四川南溪县北)。张献忠一死,金银财宝去//www.xinrongzx.com向也成了谜。张献忠的宝藏,300多年来也一直被人们牢记在心,但是天大地大,究竟宝藏在四川的什么呢?谁将有幸取得这大笔财富呢?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宝藏能否尽在眼前呢?

然而,后世对于这批无与堪比的财富珍宝的探寻从未停止过。目前,财宝的去向有以下几种说法。相传张献忠在成都建立政权后,指派义子在青峰山修筑地宫,富可敌国的珍宝就藏于其间。另有可信的说法是,1646年春天,张献忠借水路撤离成都,在江口一带被杨展战败,被迫沉银而逃。相关机构专家对江口沉银遗址出水文物进行了鉴定,最后达成了一致意见,基本确认眉山市彭山区“江口沉银遗址”为历史记载的张献忠沉银中心区域之一。

也有历史学家分析新榕资讯网认为,张献忠的意外死亡,直接导致大西军整体溃散、逃跑,他的财宝几乎都全部扔在原地,有可能全被清兵收归己有了。当然也有可能,他的财宝早在那个年代就已经被当时的乱兵所瓜分了,真正的财宝,可能早就流落于民间了。

张献忠藏宝与普照寺兴盛有关

传闻中,普照寺的兴盛都与张献忠藏宝有关,相传张献忠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后,财富珍宝无与堪比,其义子役了数百名石匠在青峰山(即现在的青城外山)开采石材,但半年后山里路没修、庙没建,数百名石匠及其开采用石材都无影无踪!据传,这些石材很可能用来修筑地宫,藏那些富可敌国的财宝,而石匠都在地宫修好后被陪葬。

另一种传闻是张献忠被害后,其部将派遣心莲和尚oGqXxM从缅甸潜至清峰山看护张献忠的宝藏。心莲和尚扼守职责,以便时机到时以资相助和响应。然而几年后,吴三桂率清军剿平大西军,心莲和尚在万念俱灰中死去。临死前讲明了他转战南北的不凡身世和经历,但源于入佛已深,没说明藏宝之事,万千藏宝也交托于日后“有缘”人。

古人说:“欲知世上刀兵劫,试听屠门夜半声”,这句话真是悲哀痛切。当然,张献忠万万两金银的去向,以及普照寺突然兴旺之因,已成为人类未解的财富之谜,永远列入了书典。昔日真相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所有的权利与财富之争,最终换来了今天的贞楠古柏、苍松翠竹,一派佛地仙乡的清凉风貌。

张献忠彭山江口沉银传说

三百多年前,张献忠携带打劫而来的千船金银珠宝从成都顺水南下,在四川彭山县江口镇“老虎滩”一带遭到川西官僚杨展的突袭,千船金银珠宝绝大都分随船队沉落江中;300多年来,这一史实成为传说。

2005年4月20日,彭山县城开建引水工程,一个施工队,在岷江“老虎滩”河床上用挖掘机开挖铺设管道,发现10枚银锭,银锭身上铸造时oGqXxM打上的“崇祯16年8月,纹银50两”字样清晰可见。据彭山县文管部门初步鉴定,这批被挖掘出土的银锭为明代官银。此次挖掘出土的银锭,无论从银锭本身还是其外包装,都与史料记载相吻合,从而有人相信张献忠300多年前在此沉银之说完全符合历史真实。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