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西方一经济学名词——里昂悌夫之谜,它占据了西方经济贸易的重要地位,关于里昂悌夫之谜西方经济学界给出了多种解释。
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是西方经济学的名词,意思是如果H-O理论成立,尽管美国进口替代品比美国实际进口品资本更密集,但其密集程度仍将高于美国的出口商品。
里昂惕夫指出,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资本拥有量相对丰富,按照赫—俄理论应该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国。然而他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美国经济统计资料进行验证的结果却与理论预测不同,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悖论。
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在1953年用投入—产出模型对美国40年代和50年代的对外贸易情况进行分析,考察了美国出口产品的资本—劳动比和美国进口替代产品中的资本—劳动比,发现美国参加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专业分工基础之上的(即出口产品中的资本—劳动比低于进口替代产品的)。
这一结果恰与俄林的要素赋予论相悖,引起了经济学界和国际贸易界的巨大争议。里昂惕夫教授是投入分析方法的创始人。投入产出分析为研究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特别是系统地分析经济内部各产业之间错综复杂的交易提供了一种实用的经济分析方法。事实表明,投入产出分析不只在各种长期及短期预测和计划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适用于不同经济制度下的预测和计划,无论是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还是中央计划经济。
里昂惕夫之迷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推动了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迅速发展。关于对里昂惕夫之迷的解释,实际qinRrBt上是从不同侧面对要素禀赋理论假定前提的修正,并为以后一系列国际贸易新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里昂惕夫之谜名词解释
1.劳动力不同质
2.要素密集度逆转
3.存在关税及贸易壁垒
4.自然资新榕资讯网源稀缺
弗农解开了里昂惕夫之谜?
直到弗农1966年提出“产品周期理论”,才解开了“里昂惕夫之谜”。在弗农看来,科技创新在对外贸易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即创新产品初始垄断优势以及其后技术转移与扩散形成的垄断优势的丧失,决定着国际贸易的格局变化,从而推动一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美国产业结构变化中看得更清楚。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美国政府就加大了对R&D(研究与开发)的支持力度。
1994年美国R&D开发投资达//www.xinrongzx.com1730.2亿美元,超过日本和德国两国R&D投资的总和(1707.4亿美元),占美国GDP的2.61%。这样,高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从1986~1990年的14%左右提高到1991~1995年的28%以上,1996年已接近35%,而作为传统支柱产业的建筑业和汽车业的贡献率分别为14%和4%。经过技术改造,美国的汽车等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也普遍提高。从1986~1995年,美国出口知识类产品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已从12%上升到42%。
里昂惕夫等国外经济学家,充分肯定了《资本论》有关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矛盾和运动规律理论的实新榕资讯网证性和科学性。里昂惕夫指出:“在试图做出任何解释以前,如果一个人想要了解资本主义企业的利润和工资实际上是什么,那么,他从三卷《资本论》可以得到的信息,会比他在十期《美国统计普查》一打有关当代经济制度的教科书,甚至我还敢说,再加上托斯丹·凡勃伦的所有论文集当中,可以找到的信息都更真实也更有用。”
华西里·里昂惕夫
华西里·列昂惕夫于1906年夏天生于彼得堡。1921年,考入了彼得堡大学,专修社会学,1925年取得了社会学硕士学位,这时,他年方19岁。毕业后被校方留任为助教。当苏维埃政权建立起来的时候,急需恢复和发展经济。里昂惕夫的父亲参加了编制1923~1924年苏联国民经济平衡表的工作,社会与家庭各方面的影响和时代的需要,使这位还在攻读硕士学位的年轻人,对经济学问题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这方面的探索。
他一边担负繁重的教学工作,一边阅读有关经济学理论的书籍。他于1927年来到马克思的故乡德国,进入柏林大学博士研究生班继续深造。1928年,取得了柏林大学的博士学位。里昂惕夫在青年时期的研究工作就开始涉及投入产出分析法的内容。早在1925年,当他还在柏林大学读书时,曾在德国出版的《世界经济》杂志上发表了《俄国经济平衡——一个方法论的研究》的短文,第一次阐述了他的投入产出思想。1930年,他移居美国后,正式从事投入产出方法的研究。半个世纪以来,里昂惕夫的工作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