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国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熊园 博士
国盛证券宏观分析师,何宁
事件:2月CPI同比-0.2%,预期-0.5%,前值-0.3%;2月PPI同比1.7%,预期1.5%,前值0.3%。
核心观点:食品降,服务分化、工业强,CPI和PPI延续分化,关注PPI超预期上涨。
1.CPI同比降幅收窄,核心CPI回升。其中食品涨幅缩窄,与天气、疫情等短期扰动消退有关;非食品如期修复,与春节错月、疫情好转、油价上涨有关。
2.PPI同比大幅抬升,主要源于内外需修复提振原油、铜等大宗商品价格。
3.后续预测:中性条件下,2021年通胀整体温和上行,关注PPI超预期上涨的可能性。
4.PPI超预期上行对货币政策和利率可能有什么影响?
>货币政策将较2020年收紧,当前看PPI上行尚不足以引起货币政策过快转向;
>PPI上行对利率形成提振。
正文如下:
1.CPI同比降幅收窄,核心CPI回升。其中食品涨幅缩窄,与天气、疫情等短期扰动消退有关;非食品如期修复,与春节错月、疫情好转、油价上涨有关。教育文化和娱乐环比涨幅高于去年,但低于同在2月春节的2018和2019年,说明就地过年总体对服务消费形成拖累,但结构分化,其中近距离的电影、美发涨,远距离的旅游弱于18和19年。
2月CPI同比降0.2%,降幅缩小0.1个百分点,其中翘尾影响约-1.8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1.6个百分点;食品同比降0.2%,涨幅缩窄1.8个百分点;非食品同比降0.2%,降幅缩窄0.6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为0%,较前值回升0.3个百分点。分项看:
>食品项环比涨幅缩窄,与寒冷天气、疫情等短期扰动消退、生猪出栏恢复有关,预计后续将稳中有降。2月CPI食品环比涨幅缩窄2.5个百分点至1.6%。环比涨幅明显提升的有水产品和鲜果,分别较前值回升5.4和3.8个百分点至8.7%和6.1%,主因春节消费需求增加和运输成本上升。环比涨幅明显回落的有鲜菜、蛋类和猪肉,分别较前值回落17.2、13.2和8.7个百分点至1.8%、-3.8%和-3.1%,主因节后天气转暖,蔬菜、鸡蛋供给增加,生猪出栏持续恢复,以及疫情好转使得运输畅通等。总体看,食品价格环比涨幅回落主因寒冷天气、疫情等短期因素消退,随着天气继续转暖、节后需求减少,鲜菜、猪肉等价格也有望继续稳中有降。
>非食品环比高于季节表现,与春节错月、疫情好转、就地过年提振文娱消费和油价上涨有关,但旅游环比涨幅低于同在2月过春节的2018和2019年,说明就地过年对远距离消费仍形成了抑制。2月CPI非食品环比上涨0.4%,涨幅较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较过去5年同期均值(后文用“季节性”代替)高0.22个百分点,与春节错月、就地过年增加文娱消费、油价上涨有关。受益于疫情好转,春节期间人工成本上升,家庭服务环比涨价1.7%,高于季节性1个百分点;受国际油价上涨影响,交通工具燃料环比上涨3.3%,高于季节性3.9个百分点;受就地过年文娱消费增加提振,教育文化和娱乐环比上涨0.8%,高于季节性0.25个百分点(但低于2018和2019年)。旅游环比上涨5%,高于去年同期的0%应是受春节错月的影响,但仍低于同在2月过春节的2018和2019年(同期旅游环比分别是10.6%和6.4%),说明就地过年仍对远距离消费形成了一定拖累。
2.PPI同比大幅抬升,主要源于内外需修复提振原油、铜等大宗商品价格。2月PPI同比回升1.4个百分点至1.7%,翘尾影响约-0.1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1.8个百分点;PPI环比较前值回落0.2个百分点至0.8%。
>分七大产业看:除一般日用品外,其余门类同比涨幅均持平或扩大,其中: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加工工业同比涨幅分别扩大5.8、3.7、0.7个百分点至6.8%、2.9%和1.7%。
>分40个工业行业看:第一,受天气转暖和春节期间工业用电需求下降影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环比涨幅缩窄4.8个百分点,同比涨幅小幅扩大1.8个百分点。第二,受益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石化产业链价格持续走高,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的同比涨幅呈现0.5-15.5个百分点的扩大。第三,受益于内需回升,国际金属涨价,有色、黑色产业链价格同比涨幅较1月扩大0-7个百分点,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同比上涨29.4%。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