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数据分析产品,指的是能够帮助用户收集和处理海量数据、生成清晰的可视化报表并最终辅助决策的工具类产品。那么,我们要如何才能快速摸清一款数据分析产品的定位?
记得15年我刚从学校毕业,每日辗转奔波于一个个校招会场之间,每次面试(多以失败告终)之后,我都会向面试官问上一句:“您有什么建议能给我这个设计新人吗?”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回答来自一位稳重寡言的阿里设计师:“用户研究其实没有什么卵用——”他知道自己语出惊人,意味深长地顿了一下,然后对着一脸懵逼的我补上了下半句:“做设计最重要的还是要看数据。”
这位前辈的上半句我们先持保留态度吧,但“数据分析”在产品设计、开发与运营中的重要性确实是越来越高了。认识、了解和研究专业的数据分析产品,对我们来说是必要的一课。
数据分析产品,指的是能够帮助用户收集和处理海量数据、生成清晰的可视化报表并最终辅助决策的工具类产品。
市面上的数据分析产品令人眼花缭乱,但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维度快速了解一款数据分析产品的定位。在对一款产品或其中某个功能模块进行优化的时候,也需要这些信息作为需求分析和方案设计的基础。
1、数据来源与类型是埋点抓取的用户行为数据,还是导入传统数据库。
数据分析产品自然首先需要接入数据,而数据的来源大体来说可以分为两种:
一是通过在需要分析的网站上安装SDK与埋点,抓取用户行为数据。例如:诸葛IO与GrowingIO,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取海量的用户行为数据,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行留存统计、漏斗分析、建立用户画像,并最终促进业务增长、产品成长。
诸葛IO数据接入
二是导入已经存在的数据源,如:Excel文件、SQL Server、第三方平台的数据。这种产品更侧重于相对传统行业的商业数据分析,如:库存量、销售量、盈利额等待,我们可以依赖这些数据制作订单分析报表、销售业绩报告等。
网易有数添加数据连接
成熟的数据分析产品很可能同时提供以上两种导入数据的方法,但总的来说,它们在定位上通常还是会各有侧重的。通过查看主打的数据导入方式,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这款数据分析产品,在定位上是更侧重用户行为分析,还是业务数据分析。
2、目标用户CEO?数据分析师?产品经理?运营同学?
目标用户是产品定位的核心,而在研究一款数据分析产品的时候,我们需要从两个角度确定这个“目标用户”。
一方面,任何一款数据分析产品在设计之初,都要在一个“小白–专业人士”的难易度区间中做出选择。我们只要阅读一款产品的宣传资料,就可以很容易地察觉到这种定位的不同。
Adobe Analytics的官网上,我们可以看到充斥着专业术语的功能介绍、关于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的最新技术,以及全英文的行业动态。
Adobe Analytics宣传语
而BDP则反其道而行之,所有的宣传语都在突出一个“小白也学得会、用的了”。
BDP宣传语
另一方面,作为企业级应用,数据分析产品经常涉及到不同岗位人员的协作。而这些不同的职业角色,尽管在使用同一款产品,习惯使用的模块与功能也是不同的。
一个数据分析助力业务增长的完整闭环可能是这样的:
数据分析师:通过SQL查询深挖底层数据,发现“收藏商品”这个行为指标与“购买商品”是相关的。
产品经理:根据这条重要线索,重点分析商品详情页上的用户操作路径,寻求增加“收藏”点击率的优化方法。
运营团队:双11快要临近了,提前构思一些激励用户“收藏商品”的运营活动,同时实时监控数据,一旦效果不理想,立刻调整方案。
CEO:随时查看各业务部门指标看板,遇到关键问题下达指示。
所有人:双11后,查看和分析“已收藏产品”人群与普通人群在“购买率”上的真实差异,总结经验。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