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体验 >

咨询公司的数据分析模型有多高大上?

时间:2020-11-20 09:28|来源:网络整理|编辑:采集侠|点击:

编辑导语:很多行业在日常工作中都会遇到数据分析的板块,数据分析可以很好的协助我们读懂现在的数据情况;咨询公司的数据分析很多人都觉得非常的高大上,其实每个分析方法都有自己的使用目的;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咨询公司的数据分析模型有多高大上?

做数据分析的同学们都见过下边这种矩阵,很多人对此顶礼膜拜,甚至还有一些网文作者直接就把:矩阵思维、矩阵模型、矩阵法招呼上了。

说它是数据分析的“底层思想”“核心逻辑”,好吧……肯定他们是没在咨询企业上过班了;其中真相如何,今天我们系统讲解一下。

咨询公司的数据分析模型有多高大上?带你涨涨姿势!

一、从平均值法说起

平均数是用的最多,也被调侃的最多的概念。

有诗为证:

村头老张一千万

隔壁九个穷光蛋

统计局里算一算

各个都是张百万

但问题是,为啥平均数被吐槽这么多,实际上却又使用的最多?

明明统计学里有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个概念,三个概念都很好理解,但为啥非是平均数呢?

答:因为平均数用起来方便、省事;用平均数,能很简单的把总量按人头分解。

比如:

销售金额=购买客户数*人均购买量

生产数量=生产线数*平均产能

备货数=门店数*平均销量

这样在做管理的时候是很省事的:想提高销量,要么增加客户人数,要么提高人均购买。

这两个数字可以简单的直接相乘,用中位数、众数显然达不到这个效果。

并且,在下命令的时候也很清晰:每个人都要做到平均水平以上!你做不到,你就拖了大家的后腿,大家都能做到你凭什么做不到;你看,简单清晰,而且符合人们的直观感觉,很有说服力。

所以平均数是自带标准的。高于平均值就是好,低于平均值就是不好,这一点对咨询顾问们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大部分咨询顾问,在特定行业里的经验远没有客户多;因此诊断问题的时候,咨询顾问们非常需要一个不依赖于行业的、中立的、有说服力的标准来判断好坏;判断完好坏,才能进一步分析为啥好、为啥坏,因此平均值法是用的最多的判断方法。

当然,平均值法也有它的先天不足,这就引申出其他方法。

二、平均值法的迭代升级

用平均数的问题,其实来源于个体差异过大,所谓:“我和姚明平均身高,和马云平均财富”;因此在平均值法的基础上,又引入了二八法:按20/80理论,直接把最好的前20%分离出来,单独观察,避免干扰其他群体,这样也能做出判断。

咨询公司的数据分析模型有多高大上?带你涨涨姿势!

二八法一般在前台/营销端用的多。因为后台/供应端的生产、物流都是机器化流程,容易把控质量,但前台/营销端常常出现少数能力好的销售做出大量业绩、少数金主爸爸贡献大部分利润的情况。

在管理上,进而衍生出:淘金法——招100个销售,要从里边培育出20个Ace级销售;类似挖一大堆沙,从里边淘出金子的过程。

如果评价维度有两个呢?这就引申出了矩阵法。

三、从平均值法到矩阵法

矩阵法本质上是一种用两个维度来找判断标准的方法。它的操作非常简单:

第一步,找到两个评价维度,每个维度取平均值做判断标准。

第二步,两个指标交叉,把待评价对象。

第三步,根据两维度含义,给出分类解读。

只要两个指标相关性不是非常高,两个指标交叉的时候,数据就会分散在四个矩阵里,这样能清楚找到业务含义(如下图)。

咨询公司的数据分析模型有多高大上?带你涨涨姿势!

更有趣的是,如果两个评价维度组合得当,是能够解读出很多有意思的业务含义的。比如游戏行业的用户活跃/用户付费两个指标。可以起个:

高活跃+高付费=金牛用户(又出钱又出力的老牛)☆低活跃+高付费=土豪用户(懒得自己打,爷花钱买!)

高活跃+低付费=白嫖用户(啦啦啦,就是干玩不给钱。)

低活跃+低付费=边缘用户(都不咋玩,要跑咯。)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