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编辑导语:数据分析师刚开始都会专注于最基础的数据分析需求,但有时会做成取数类的需求;怎么把这种简单的需求做的深入,发挥出数据分析师的价值呢?本文作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描述一个业务问题的现状是什么,是最基础的数据分析需求。
常见的问题类型有:
产品经理:某个功能的数据表现如何?
活动运营:某个活动的数据情况怎么样?
渠道运营:新渠道的引流人数是多少。
新人数据分析师一开始往往就是从这类数据分析需求开始做。
新手很容易就会把这种问题做成一个取数类的需求。
最后给出一堆数据:点击率是多少、留存率是多少、转化率是多少。
业务方最后问,这些数据能得出什么结论?
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种简单需求做地更加深入,更好地发挥数据分析师的价值呢?
今天就来分享一下,数据分析流程中的“是什么”,或者说叫做“描述现状”,究竟该怎么做。
一、描述现状,不是单纯取数首先,描述现状的基础是指标。
通过提取指标的数据,反应实际的业务现状;但描述现状绝对不仅仅是罗列一堆数据,只列数据,没有结论,这是新人最爱犯的错误。
原因很简单,新人也知道好的分析要有结论;但是作为一个新人,不懂业务,不知道该怎么下结论。
新人分析师看到次日留存率是30%,琢磨着说点啥好呢?留存率比较低?还是留存率比较高?
自己对业务一知半解,写高还是写低都不好,谨慎的同学这时候就倾向于不要下结论。
先按照取数需求做,等过段时间熟悉了业务再说,但这样很容易被加上一个“不懂业务”的标签;在别人眼里你是一个写SQL的工具人,逐渐成为一个取数机器。
二、描述现状,不能主观判断还有一类数据分析师,胆子很大,很敢写结论。
他们不局限于取数,会根据自己的业务理解,给出一个结论。
可惜方法不对,也容易出问题。
小白在做广告分析,发现广告曝光的点击率2%。
小白心想:点击率才2%,100个人里只有2个人会点击,这个数据肯定很低了吧?于是直接下结论,曝光点击率只有2%,我认为点击率较低。
这个我认为很要命,类似的还有“我觉得”、“我感觉”这些词语;这种分析结果很容易和业务撕逼,主要焦点在于曝光点击率2%到底算不算低。
而且数据分析师往往会败下阵来,业务方连问几个问题就招架不住了。
为什么2%点击率就是低了?你知道广告的平均点击率是多少吗?你知道业内平均水平是多少吗?
发生这种情况,小白就被加上了“不专业”的标签。
在别人眼里,你是一个不严谨的人,任职数据分析师的基础能力都不具备。
要知道,数据分析师很靠专业性生存,如果公司里业务方不相信你的结论,那么你在这家公司就很难混得好了。
三、描述现状的正确做法不能不下结论,又不能乱下结论。
那怎么在不了解业务的情况下,快速给出高质量的分析结果呢?
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大家应该都有过体检的经历,血常规的体检报告里面,什么白细胞数量、红细胞数量、血小板数量等等都有具体的数值,看起来特别精确。
单纯取数也就是给一个这样的数据。
但是只有这个数据好像没啥用,你知道红细胞数量是2.5,能得出什么结论?
没有医学常识的人,一般也不敢乱下判断。
好在这种报告后面都会有一列,叫做“参考值”。
比如红细胞数量参考值3.5-5.5;现在的数据是2.5,正常范围是3.5-5.5,比较一下,得出结论:红细胞偏少了。
这样一个没有医学常识的人,也能很快解读出数据代表的含义。
相比之前的案例,我们从数据到结论,多了一个确定的参考标准。
通过上面这个案例,总结一下标准的描述现状的过程。
第一步,现状是什么,提取指标数据的具体数值。
第二步,标准是什么,列出参考标准是什么。
第三步,结论是什么,综合现状和标准,得出结论。
只有现状数据+标准才能得出一个“是什么的结论”。
所以在写数据分析报告的时候,正确的做法是:用户流失率达到32%,相比去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流失率较高。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