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所谓的“数据驱动业务增长”是以企业产品业务线海量数据的收集、存储、可视化、分析、挖掘作为核心支撑的,全体业务线人员参与的,以精准、细分和精细化为特点的运营战略。
即针对运营、产品、市场、客服等部门的运营数据,通过可视化、可量化、可细化、可预测等一系列数据分析方法论以及理论、经验等来进行业务分析,挖掘业务增长点。
具体的主要以“产品以及官网流量数据分析、目标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目标用户群转化分析、活动营销策划推广数据分析、用户画像数据分析、产品功能优化迭代、竞争调研以及监控数据分析、渠道效果分析等”。
而面对海量的数据,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从如何着手、如何开展,如何得出结论。
下面梳理探讨一下“数据驱动业务增长”的底层逻辑思维,希望在数据驱动业务增长的实际应用中能给大家扩展一下思路。
01那么,首先来看一下何为“底层逻辑”呢?
底层逻辑,广义上关于某种事物的认知,狭义上对于具体到某个产品的规则。在《底层逻辑》这本书里如是写道:所谓底层逻辑,就是从事物的底层、本质出发,寻找解决问题路径的思维方法。底层逻辑越坚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越强。
其实当我们在思考问题时,首先的核心切入点,从这个点开始思考所作出之后的决定,当围绕着底层逻辑思考时,做出的决定才是和初心一致,最贴合内心的,也是真实的人性反馈。
而在商业系统里的定位就是从底层逻辑为思考核心。比如腾讯,在早期,它的底层逻辑就是创造一个可以让人与人交流的软件。从这个逻辑上确定的定位就是“连接”。连接人与人,连接人与物,连接物与物,连接世界就是从这个底层逻辑上生发出来的商业路径。
也可以说,底层逻辑是事物基本的驱动力(在这里不做详情探讨,只要了解底层逻辑的概念)。
02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以数据驱动业务增长的3个底层逻辑。
1. 数据分析基本步骤所有数据分析都应该以业务场景为起始思考点,以业务决策作为终点。都绕不开是多少、是什么、为什么、会怎样、又如何。
基于此,数据分析的五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首先挖掘业务含义,理解数据分析的背景、前提以及想要关联的业务场景结果是什么。
第二步,需要收集整理数据,梳理用户行为路径。
第三步,从业务场景中拆分出需要的数据,将数据可视化,落地分析原因。
第四步,从数据结果中,判断提炼出业务洞察,预测可能会发生的结果。
第五步,根据数据结果洞察分析,最终产出业务决策。
例如,互联网HR考勤类网站,渠道运营在百度和 360搜索上都有持续的广告投放,为官网引流。
最近领导建议尝试投放神马搜索渠道获取流量,另外也需要评估是否加入知乎、今日头条进行深度广告投放。
在这种多渠道的投放场景下,如何进行深度决策?我们按照上面数据分析流程的五个基本步骤来拆解一下这个问题。
第一步:挖掘业务含义
首先要了解渠道人员想优化什么,并以此为北极星指标去衡量。
对于渠道效果评估,重要的是业务转化:对hr考勤类网站来说,是否“创建企业”要远重要于 “访问用户数量” 。所以无论是神马移动搜索还是知乎、今日头条渠道,重点在于如何通过数据手段衡量转化效果;也可以进一步根据转化效果,优化不同渠道的运营策略。
第二步,梳理用户行为路径
以 “创建企业” 为核心转化点,分配一定的预算进行流量测试,梳理用户下载激活到创建企业的行为路径,观察对比注册数量及最终转化的效果。通过埋点,持续关注创建企业数量,进一步判断渠道质量。
第三步,从业务场景中拆分出需要的数据
将数据通过漏斗图可视化,需要比对渠道流量,以及各个渠道追踪流量、落地页停留时间、落地页跳出率、网站访问深度以及订单等类型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落地。
第四步,提炼业务洞察,预测可能会发生的结果
根据数据结果,比对神马搜索、知乎、今日头条投放后的效果,根据流量和转化两个核心KPI,观察结果并推测业务含义。如果神马移动搜索效果不好,可以思考是否产品适合移动端的客户群体;或者仔细观察落地页表现是否有可以优化的内容等,需找出业务洞察。
第五步,根据数据结果洞察分析,最终产出业务决策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