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体验 >

如何提升数据洞察力?

时间:2021-01-14 09:36|来源:网络整理|编辑:采集侠|点击:

数据洞察力和操作工具没有关系,完全是一种思维习惯。建立起来以后,不单单对工作有帮助,在生活中用处也很大,今天我们系统讲解下。

 如何提升数据洞察力?

很多同学抱怨:每天对着大堆数字,却看不出个名堂。反而有些做业务的人,看几个数字就能马上做出准确判断。

咋回事!看着数据没有感觉,是缺少数据洞察力的表现。

数据洞察力和操作工具没有关系,完全是一种思维习惯。建立起来以后,不单单对工作有帮助,在生活中用处也很大,今天我们系统讲解下。

直观感受下啥叫洞察

数字本身没有啥含义,数字+业务场景,才有了具体业务含义(如下图):

如何提升数据洞察力

注意,上图的小帅哥会暴走,并不是因为姑娘180身高,而是因为姑娘180把他比得太矮了(且因此受过嘲讽)。“比”才是问题的关键。所以数据本身不形成判断,数据+标准才能形成判断。想读懂数据的含义,一定得看具体业务场景下,业务判断的标准是什么(如下图)。

如何提升数据洞察力

有了数据、业务场景、判断标准,我们才能形成基本的数据洞察。这三者缺一不可。

少了数据,就会陷入:“我看到一个黑苹果,所以全天下苹果都是黑色的”这种窘境。

少了业务场景,就会出现:“一个女人十个月生娃,十个女人一个月就能生出来吧”这种糗事。

少了判断标准,就会鸡同鸭讲,大家扯了半天,发现说的“好/坏”根本不是一类。

培养洞察力的基本思路

既然洞察力来自数据、业务场景、判断标准的组合,培养洞察力,也是从这三个方向出发,包括:

遇事找数据

细致了解业务场景

清晰判断标准

积累特定场景下,数据判断的结论

在新场景中使用结论,检验效果

持续积累正确结论,修正错误结论

这一段话看起来很官方,可实际操作起来非常简单,并且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实践。就比如找对象,懵懂的小男生都是挑剔热巴太胖、幂幂头秃,幻想自己找个仙女下凡。可真自己约会相亲追过几个女生,就发现“哦,原来现实中找个美女那么难呀!”

然后真找个“美女”相处一段时间,就发现比起长相,性格、爱好、生活能力、工作能力哪个都更重要。半夜,小哥一个人独自抽着烟,对着月亮,思考:“为毛我要花钱花力气请个姑奶奶回来伺候,我欠抽吗!”的时候,他的洞察力就有了质的飞跃。即使以后再看到漂亮小姑娘,他也会立即明白:这不是我的菜!

在现实生活中,制约洞察力的关键,往往是数据因为生活中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收集数据的难度太高,还要付出时间、金钱甚至前途、未来这种高额成本。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常采用的是有限理性的策略。在可行范围内,尽量用少的数据做决策。或者干脆采用跟随策略,跟着那些比我们优秀的人混。但在企业里,则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幅场景。

培养数据洞察力的难点

在企业工作中,培养数据洞察力最大的难点,是数据、业务场景、标准三者是相互分离的。

做数据分析的同学们不了解业务场景,只能对着数据瞎猜;

业务部门的人自己稀里糊涂,或者各怀鬼胎,故意扭曲判断标准;

对数据重视度不够,基础数据采集不全,遇到事都喜欢讲个案,不看数据全貌。

这些糟糕状况,都会导致做数据分析的同学们很难积累经验。于是我们常常发现,企业里最有洞察力的人往往是老板。因为在老板那里这三者是透明的,所以即使不操作基础数据,他老人家也能明察秋毫。但这对数据分析师可不是件好事。因为老板还等着我们给意见呢,事事都让老板跑在我们前边,会引发不满的,所以做数据的同学们还是得自己锻炼下洞察力。

培养数据洞察力的步骤

很多同学一说要提升洞察力,最喜欢干这三件事:

找《XX行业2020-2025全景洞察报告(重磅深度!)》;

找XX行业数据指标体系思维导图,挑个最密密麻麻的保存在D盘-干货文件夹;

加各种数据分析群,问:“有没有牛X的数据分析报告看看,有洞察那种,发来看看”。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