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体验 >

奶妈级教程|如何做好数据分析前置工作

时间:2021-02-20 09:26|来源:网络整理|编辑:采集侠|点击:

通过数据,可以发现许多深层的问题,从而优化产品决策。那么,怎么才能做好一次好的数据分析工作呢?作者详细阐述了数据分析的前置工作,提出了一些方法和建议。

 奶妈级教程|如何做好数据分析前置工作

本文将由两个方面诠释我对数据分析准备工作的理解:数据指标定义+数据收集。

 奶妈级教程|如何做好数据分析前置工作

这两个东西本身有关系吗?

有的。

数据指标的定义决定了数据收集的范围和目的,而数据收集的维度要和数据指标息息相关。

这两个东西和数据分析有关系吗?

有的。

数据指标定义了你数据分析目的(数据分析往往是为了提升某个数据指标或降低某个数据指标,发现潜藏问题、寻找潜藏机会),而数据收集则给数据分析提供了基础。

先介绍一下这两个名词的定义。

数据指标:对当前业务有参考价值的可统计数据。

我们来理解一下这句话,数据指标对于产品而言就是说什么数据能衡量你们业务的好坏?什么数据对于你们产品是十分重要的?比如用户数、订单数、销售额、浏览数。数据指标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没有固定约束,依据业务需求定义。

如果你们的产品业务较为简单,一个业务指标足以说明问题,定义一个足以。

数据收集:用户行为所产生的结果都值得被收集,但是他的主要目的是以业务为导向收集体现业务情况的数据。

数据收集是一项很主观的行为,收集的粒度和收集频率都与产品特性有关,在本文中将介绍数据收集的方法(由业务出发和由功能使用情况出发)。

介绍了他们的定义,那么在具体项目中他们应该如何制定?

定义数据指标的两种方法 1. 确认模块或产品特性:确认与模块特性相关的关键指标

市面上的产品或功能基本能用以下几个模块进行划分,大家在使用时可进行相似归类,套用这个模版。

 奶妈级教程|如何做好数据分析前置工作

1)内容:内容类型产品主要关注用户使用时长和频次。

常用指标:浏览数、浏览时长、内容互动情况(弹幕、评论、点赞)

2)社交:社交类型产品主要关注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密度(紧密、多少)、和用户活跃程度。

常用指标:发布量(社区使用)、互动量、关系密度(关注用户数、发送消息数);

3)工具:工具类型产品主要关注用户使用频次和使用完成度。

常用指标:使用量、频次、流程达成率(目标产品的用户流程较为简单,查看用户是否完成整个流程);

4)交易:交易类型产品主要关注用户交易规模和整个交易流程的转化率。

常用流程:详情页转化率(核心场景转化率)、金额(总交易规模)、客单价、复购率;

Tips:做竞品分析的时候,可用同目的的功能放在一起对比指标数据。

如你们平台的内容模块每天大约新增100篇文章、有30人阅读、平均文章的评论量为30条。

对手每天大约新增500篇文章、有30人阅读、平均文章的评论量为2条。

说明在内容创造或内容更新频率上,对手远高于我们平台;但是在用户粘性或者用户对内容的认可度上,我们更高。因此,我们需要提高平台的内容创造能力和内容的打开率。

2. 确认核心业务:确认体现核心业务健康程度的指标

使用场景:业务简单、单一,或制定综合指标时可适用。

其实上面的指标定义方法可以涵盖大多部分使用场景,但是如果你是为你们平台制定一个总指标的时候,那就需要用核心业务确认总指标。

确认核心业务的方法:平台靠什么盈利。

举几个比较常见的例子:

平台靠用户浏览广告进行盈利,核心业务卖广告,体现核心业务健康情况的关键指标为平台流量。

平台靠售卖商品进行盈利,体现核心业务健康情况的关键指标为GMV总销售额。

平台靠售卖会员进行盈利,体现核心业务健康情况的关键指标为会员用户量。

这种方法确认的指标较为笼统,可作为公司公用指标进行使用,各个部门根据该指标进行拆分。

如公司今年的关键指标为会员用户量;

运营对应指标-每月新增用户**人;

产品对应指标-每月留存用户保持在总用户的**%;

销售对应指标-每月用户购买会员订单为**单;

这种定义数据指标的适用场景较少,大家可以主要学习第一种确认数据指标的方法。

数据收集的方法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