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对中国电影产业来说,这是2020年经过新冠疫情之后,勉强还能说得出口的唯一一句台词。
2020年的1月,从“最强春节档”的预期到电影院的停止营业,中国电影产业因为新冠疫情,迎来了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起伏。从1月22日开始,影院几乎整整180天的关停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整个2020年,最终票房可能只有200亿,这个数字不足2019年的三分之一。
在这样的局面下,中国电影依然在不少时刻创造了亮眼的成绩。但同时,市场格局的改变也让一些原本有序发展的模式变得出人意料,流媒体与院线将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在未来共生?什么样的影片在2021年有机会绽放光芒?或许只能从2020年下半年的一些变化中找到可能的答案。
《我和我的家乡》海报2020:票房断崖暴跌,流媒体不是“救世主”
票房的影响最为直接。2019年还能突破640亿总票房,2020年希望保住200亿都十分不易。非常遗憾的是,虽然电影行业从早几年开始就一再希望进行产业升级、摆脱对单一票房的依赖,但票房依然是一部电影最具决定性的收入来源。对任何一个产业来说,年总产值直接跌至上一年的三分之一,都是一种毁灭性打击。遭遇这样的重创,中国电影人也在不断寻求自我拯救。
2020年最先开始自我拯救的,就是由欢喜传媒出品、徐峥执导的春节档影片《囧妈》。欢喜传媒将《囧妈》作为最重要的合作内容,以6亿人民币的价格,与字节跳动签订了直接免费观看的协议。观众可以在字节跳动旗下的诸多APP以及欢喜传媒旗下的欢喜首映免费观看这部院线大片。
此后,不论是免费播映还是付费点播,越来越多的原本为院线而生的电影,比如《大赢家》、《春江水暖》、《肥龙过江》、《征途》、《婚姻故事》、《冷血狂宴》等等,都选择在流媒体平台直接播出。
《春江水暖》剧照在Netflix、Disney+等流媒体平台不断打造高品质电影的今天,并不应该简单用“院线电影”、“网络电影”去对内容进行区分,也没有观众因为一部影片在网络上播出就给出低于院线公映的差评。但在院线放映已经回到常态化的今天,出品方更应该考虑的是什么样的内容适合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发行。也许一些看上去有点“粗制滥造”的所谓网络电影,在流媒体平台取得的成绩会远高于一些品质较好的院线电影。
事实上,正如Netflix与Disney+在气质上的不同一样,国内流媒体平台在电影的选择上也逐渐出现了彼此不同的风格。出品方更需要去了解的是,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各自适合什么样的影片。差异化的定位、推广方式和观众构成,对电影最终取得的成绩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不过在流媒体平台上,所谓院线电影的网播,并不会真的对网络电影形成某种“降维打击”。从网络大电影到网络电影,这些网络原生内容,在疫情期间充分获取了院线电影缺失的“红利”,通过特定类型的内容和较高的曝光度,笼络了一大批热爱这一类型的粉丝,其中尤以古装奇幻视效片、怪兽片为主。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了和院线电影完全不同的细分市场。
《鬼吹灯之湘西密藏》是目前网络电影分账票房最高的一部,达5335万回到院线电影,档期似乎成为了唯一的出路。在阿里影业11月举办的发布会上,阿里文娱电影业务负责人李捷发布了通过淘票票大数据对市场的最新观察,除了“四大档期”之外,一些中小档期也有着不小的竞争力,情人节、七夕、圣诞、跨年等节假日,产生的票房也逐年升高。越来越多的影片,宁愿放弃竞争力较低的普通周末,也要“挤”进一个档期与更多的影片进行竞争。
2020:好莱坞大片“缺席”,主旋律影片更获青睐
表面上,目前的市场上依然有不少好莱坞大片。《八佰》上映后不久,诺兰执导的《信条》就在中国内地上映。此后,好莱坞五大公司在全球进行发行的《花木兰》、《疯狂原始人2》、《神奇女侠1984》、《心灵奇旅》等商业大片都接连在中国内地上映。
相比美国市场,中国观众更加幸运,可以直接在院线里以最优质的效果观看这些影片,而全球其他许多市场的观众,都只能依靠流媒体平台观看,不论电脑还是大屏智能电视,相比影院的效果还是有所折扣,尤其是对想要体验IMAX、杜比影院这类极致观感的影迷来说。
《信条》剧照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