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体验 >

券商眼中的 2021结构性行情将贯穿全年

时间:2021-06-22 09:25|来源:网络整理|编辑:|点击:

2021年,慢牛可期。 资料图

展望新年机构如何研判趋势?

2021年A股为蓄力之年,未来长牛周期中的过渡之年,呈现“双高”和“双低”的特征。双高指业绩高增长和高估值,双低为国内宏观经济和政策风险较低,预计2021年A股公司业绩增速为增长24%,整体上行空间有限,市场更多为细分领域的结构性机会。

■本报记者 林珂

2020年已经收官,虽然受疫情影响A股全年波动较大,但指数整体呈现震荡上行的趋势。那么,2021年会继续这种趋势吗?从多家实力券商发布的2021年策略报告来看,对于2021年行情业内态度谨慎乐观,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指数上行空间有限,但局部的结构性行情依旧将贯穿全年。

光大证券

市场上行阻力加大

2020年全球经济受新冠疫情意外扰动,2021年将开启共振复苏、向潜在增长率回归,前期宽松政策将逐步退出。与2020年二季度以来的市场相比,市场将进入“数据强,政策紧”阶段,意味着市场上行阻力加大,预期收益空间有所降低。

从盈利角度来看,从复苏到“过热”,低基数下将出现冲高回落。历史上M1领先全部A股非金融盈利增速约两到三个季度,商业银行总资产增速领先约三到四个季度,预计未来两到三个季度A股盈利修复仍有支撑。受低基数影响,预计2021年全部A股盈利增速分别在90%、39%、17%和16%左右。

从估值角度来看,A股总市值/M2位于2003年以来77%分位,估值虽已不便宜,但全球来看仍有估值优势。2020年11月社融增速见顶回落进一步确认“数据强,政策紧”,2010年、2013年和2017年类似情景下,A股往往呈“盈利进,估值退”特征,市场上涨和下跌概率基本持平,难全面走强,但结构性行情仍可期。而且2021年估值调整压力可能不及2010年,一方面2020年没有强需求刺激,2021年政策不急转弯而将是平稳过渡;另一方面,未来3-5年GDP增速有望处于5-5.5%区间,企业盈利增速从高位回落幅度相对平稳,并不构成业绩和估值双杀压力。

市场风格:高低估值差继续收敛,但空间有限。A股高低估值分化较2020年8月高点有所回落,2021年经济周期复苏改善低周期和金融行业基本面,并有流动性收紧配合,2021年上半年估值差收敛仍将继续。但考虑本轮复苏并非地产基建强刺激推动的,并且结合海外市场经验,估值差收敛难出现极端风格,且空间有限。

配置主线一:从后疫情时代寻找弹性机会。

1、汽车、家电等可选消费延续景气修复。乘用车进入超额收益最确定的被动去库阶段;家电出口优势提升,地产周期也保障明年需求。

2、复苏背景下工业金属和石油化工产业链等全球定价品种迎来涨价机会。全球需求复苏叠加美国补库存周期,铜铝等工业金属存在涨价和盈利修复机会,油价回暖也使油服、涤纶长丝、烯烃等细分领域受益。

3、低估值金融板块中,银行盈利质量和资产负债表改善,保险行业资产端收益率和保费端同步向好,估值均有提升空间。

4、出行链基本面较疫情前仍有较大改善潜力,关注交运和餐饮旅游。

配置主线二:从十四五规划看未来景气方向。

1、科技进步仍是产业升级最核心的驱动力,结合远景目标和政策导向,新能源汽车和光伏将成为少数长期高增长且确定性强的赛道,销售增速和现金流占比持续提升也反映行业中期高景气。

2、扩大内需是十四五规划与双循环战略的重要交汇,消费升级仍是未来主线,重点关注医美、小家电和消费电子等新消费领域。

3、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提升,国防军工板块盈利增长有望继续兑现。

国盛证券

股市流动性维持充裕

2021年国内基本面恢复但不会过热,货币中性而非系统性收紧:从趋势上看,基本面的恢复具备中期的持续性。经过两个季度的修复,国内工业生产及盈利已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且至少在未来两到三个季度,宏观基本面的恢复仍具备持续性。然而,在对基本面趋势的判断相对乐观前提下,还必须要认识到本轮经济复苏的非典型性:一方面,经历过前期生产活动快速回暖后,经济的复苏动力将经历从生产-投资到终端消费的过渡;另一方面,在基本面整体恢复的趋势之下,还需要注意产业之间及内部的结构分化。

资金面上,股市流动性维持充裕,机构增量继续主导。公募基金仍是明年最重要的资金来源,有望带来接近万亿增量;外资预计维持2000-3000亿的稳定流入;保险持续扩容、社保养老体系资金持续流入;银行理财有望加速配置权益。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