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体验 >

问卷数据,该如何着手分析呢?

时间:2021-07-06 09:26|来源:网络整理|编辑:|点击:

工作中用到的调研问卷,探索的内容相对具体,涉及的变量也比较少,一般不会用到太复杂的分析方法,Excel+SPSS即可搞定,本文整理了几类常见的问卷分析思路。

 问卷数据,该如何着手分析呢?

拿到一份问卷数据,该如何着手分析呢?且慢,要做分析得先检查数据是不是完整、可信,所以先从数据清洗开聊。

一、数据清洗

(1)一份数据可能经历过编码、合并、拆分等,先检查数据是否完整,是否有异常值?

选择题、排序题这类封闭题型的答案是有限制范围的,针对这类题型,在spss内使用频率统计功能,查看每个题目的总量,缺失值,是否有异常值。比如:性别只有1、2两个选项,出现其他选项则说明有问题。有个小技巧,在Excel中可以使用筛选功能,快速查看每个题目的结果是否有异常值。

(2)有些用户可能会不认真填答,因此需要检查逻辑合理性,是否有前后矛盾的情况?

有些问卷,前后题目有逻辑关系,可以用这类题目做测谎题,筛选出前后矛盾的答案,比如前边用户选择了主要的出行方式是“自己开车”,后边却选择自己的年龄“小于18岁”,那么这类问卷可以视为不认真填答的,删除。

如果没有合适的题目做测谎题,也可以在编制问卷的时候设置测谎题,两种设计思路:

同一个题目前后问两遍,检查答案是否一致,如: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你最常用的地图APP。注意避免使用有两个答案的问题,比如问用户爱车的品牌就不合适,因为用户前后填答不一致,不一定都是不认真填答,也可能是因为用户本身有两辆车。

设置一个有明显错误答案的问题,检查是否选择了错误的答案,如:你最常用的地图APP是哪个:混淆选项可以用 :京东。不过我们只是想检验用户的认真程度,而非考验用户的记忆力,所以测谎题要简单明确,只要认真看题就不会错。比如问用户最常用的地图APP是哪个,混淆选项用“微信”就不合适,因为用户不认真想的话,很容易把微信自带的地图当成地图APP。

如果技术支持,也可以通过后台数据和用户问卷中的数据做匹配,常用的是性别、年龄、常居地之类的数据,也可以问一些明确的行为数据,比如是否用地图买过火车票。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稳定的明确的数据来做校验题目,不要使用需要回忆的数据来校验,用户的记忆是模糊的有误差的,使用频率、使用年限,这些都不适合做校验,因为用户的记忆很可能与实际行为不完全相符。

二、样本加权

问卷调研绝大部分是抽样调研,如果想通过样本的情况去推测整体的情况,除了要考虑最小样本量之外,还需要考虑样本的代表性。群体有很多属性,并不是要求样本的每个属性都和整体一致,而是关注那些对研究问题最有影响的属性,在该属性上样本和整体尽量保持一致。

假设:年龄对用户忠诚度的影响非常大,对出行方式没有影响,那么在研究忠诚度时就需要考虑到年龄因素,而在研究出行方式时,就无需考虑年龄因素了。

一种是事前控制,区分出不同年龄段的用户,分桶按比例发放,该方法成本高很少用。

另一种是事后控制——加权 。比如问卷收集到的用户,与整体用户群分布不一致,但是我们想知道整体用户的忠诚度,此时可以通过加权的方式去调整。

具体方法如下:

 问卷数据,该如何着手分析呢?

先根据整体和样本的年龄分布,计算出权重值,然后再使用spss的权重功能,给数据加权。加权后再统计忠诚度。

值得注意的是,不要为了省事儿,直接计算出样本各年龄段的值,然后给个年龄段的值赋个权重,求均值。这样的结果是不对的,必须要使用spss的加权功能。

如果有多个因素,挑选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加权。如果非要考虑多个因素,那么需要了解多个因素交叉后的整体分布。比如既要考虑性别、又要考虑年龄,那么需要将性别和年龄交叉,知道整体男性的年龄分布、女性的年龄分布,再计算权重,成本太高了。

三、分析思路

我们先假设一份调研问卷,带着这份问卷来看分析思路。

假设要针对大学生群体使用地图APP的情况做个调研,设计了以下问卷,通过这个问卷我们能做哪些分析呢?

 问卷数据,该如何着手分析呢?

3.1 描述统计,看整体分布情况

统计各选项的数量、频率是最常用到的分析,然后通过图表展现出来,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出整体分布情况。

通过这个问卷,我们可以得到:

在大学生群体中,各手机地图的市场占有率,如果有整体的地图市场占有率数据,还可以比较得到,在学生群体中哪个地图更有优势。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