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体验 >

从0到1,聊聊如何搭建数据指标体系

时间:2021-07-21 09:21|来源:网络整理|编辑:|点击:

很多人都用数据指标来统计项目效果,但是做出来的数据往往零散,看不出关键信息。那么如何才能将指标体系化,通过单点数据看全局问题呢。让我们来看看笔者是怎么说的?

 从0到1,聊聊如何搭建数据指标体系

一、什么是指标体系

在产品和运营的工作中,我们会接触不同的数据、不同的指标。很多时候我们做的数据,都是针对单个点的层面去做,而最终显示出来的数据往往比较零散,无法串联起来,发现全局的问题。

而指标体系化,则是将零散的数据串联起来,让你通过单点看到全局,通过全局解决单点的问题。

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引一发而动全身”,通过相关的指标变化看到整体业务场景下的变化,从而快速发现问题或者是监控相应运营策略的效果情况。

二、指标体系有什么好处

相信看完前面的解释,你会发现,体系化的指标和零散的指标,最大的区别是——是否能更加快速地发现一些问题。

如果还是有点晕,咱们就以转化率和留存率来看看下面这个案例:

 从0到1,聊聊如何搭建数据指标体系

说干就干,可7天后。

 从0到1,聊聊如何搭建数据指标体系

在单点数据分析时,我们经常会遇到此类问题——就是出现什么问题,就分析这个问题,没有全局考虑用户的整个场景。

那么我们换个角度,来看看会有什么不同?

 从0到1,聊聊如何搭建数据指标体系

从上面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非体系化的指标往往是单点分析,分析不出来之后需要重新分析另外一个点,而无法串联进行全局分析。

而体系化的指标往往是结合用户的场景来进行分析,并且多个不同的指标和维度是可以串联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就像排序(如价格)因素里面的某个维度,可以分析页面转化率,也可以分析商品的售出率等。通过相同维度的分析可以更快地找到问题的原因。

说了这么多,如何去搭建指标体系呢?

下面,就是很精华的实操内容啦:

三、如何搭建指标体系

在如何搭建指标体系之前,我们先简单说下,什么是指标?

指标,实际上就是一种度量。大到用于监控和评估商业进程的状态,小到衡量某个功能模块的情况,或者是自己的活动效果。

从运营角度来看,一个好的指标,需要具备四个特点:业务层面是有价值;可衡量业务真实情况;简单可执行;大家都共同认可。

从技术层面来看,一个好的指标,统一具备四个特点:容易收集快速衡量;准确度高;可被多维度分解;单一数据源。就像我们经常使用的衡量APP产品启动人数,使用UUID或者是COOKIE往往比使用IP更加准确。

但很多时候,因为技术或者是业务自身的原因,我们往往很难找到很完美的指标。那么这个时候我们最重要的就是统一口径进行分析,更多地观察数据的波动情况。

1. 选什么样的指标

选指标有两个方法:指标分级,OSM模型。

(1)指标分级:通常是分成三级。

一级指标:公司战略层面指标。

用于衡量公司整体目标达成情况,通常设定在5-8个指标。这类指标是与业务紧密结合,按照行业标准进行制定,有可参考的行业标准指标,且这类指标针对全公司所有员工均具有核心的指导意义。

比如某游戏公司的一级指标:新增账号、留存率、DAU/MAU、付费人数(率)、收入金额等。

二级指标:业务策略层面指标。

为了实现一级指标,企业会做出一些策略,二级指标通常与这些策略有所关联。可以简单理解为一级指标的实现路径,用于更快定位一级指标的问题。

例如:某游戏公司一级指标是游戏收入,那么二级指标可以设定为不同游戏物品的收入。一级指标是DAU,那么二级指标设定为分服务器的DAU等。这样当一级指标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快速查询到问题的所在点。

三级指标:业务执行层面指标。

三级指标是对二级指标的路径拆解,用于定位二级指标的问题。三级指标的使用通常是可以指导一线人员开展工作的指标内容。三级指标的要求是:一线人员看到指标后,可以快速做出相应的动作。

如游戏公司的二级指标是XX区服的DAU,那么三级指标则可以设定为游戏时长、游戏频次、游戏等级分布、游戏关卡流失情况等。通过观察这些数据,可以去针对性地做调整,如某个关卡流失的用户特别高,那么尝试降低难度。

当然,如果想要更细致一点,也可以往下继续拆分,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从0到1,聊聊如何搭建数据指标体系

这里有一个注意事项,在进行整个指标分级的时候,我们需要先思考:

一级二级指标,能否反应产品当前的运营情况;

三级四级指标能否帮助一线人员定位问题,指导运营工作。

以上是指标分级纵向的内容。横向思考,如何针对不同级别的指标来选取合适的指标?

这就是指标分级的第二个方法:OSM模型。

2. OSM模型

OSM模型(Obejective,Strategy,Measurement)分别代表业务目标、业务策略、业务度量。

O:用户使用产品的目标是什么?产品满足了用户的什么需求?

S:为了达成上述目标我采取的策略是什么?

M:这些策略随之带来的数据指标变化有哪些?

我们搭建指标体系是为了更好地发现用户的问题,并且去解决。所以我们需要站在用户的场景去考虑整体的内容。

以知乎为例,按照OSM模型,它的指标是什么样的?

O:用户来使用知乎这个产品,目标是什么?

这里涉及两个不同的用户——内容分享者和内容消费者,这里简单介绍内容生产者的分析思路,大家可以自己试着分析下内容消费者。

用户需求:分享知识观点(发布观点),建立行业影响力(内容受到反馈)。

那么,如何让用户感受到自己的需求被满足了呢?

S:知乎做的策略是:内容点赞评论、内容打赏、盐值增加、XX话题优秀回答者。

M:接下来,我们需要针对这些用户动作去做指标,在这里面我们的指标会有两个,分别是结果指标和过程指标。

结果指标:用于衡量用户发生某个动作后所产生的结果,通常是延后知道的,很难进行干预。

过程指标:用户在做某个动作时候所产生的指标,可以通过某些运营策略来影响这个过程指标,从而影响最终的结果。

还是以内容生产者为例:

结果性指标:发布文章数、发布文章的人数、文章点赞/评论数、被打赏人数、被打赏金额、优秀回答者人数、新增优秀回答者人数等。

过程性指标:使用内容导入人数、内容发布转化率、文章互动率、评论折叠率等。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