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职场 >

工作生涯中,提高认知的三次关键点

时间:2020-10-17 09:40|来源:网络整理|编辑:采集侠|点击:

我们很多人,一辈子能够走多远,不是因为能力大小不同,而是因为没有高人指点,加上自己所处的地点比较局限,视野看不了多远。我遇到过很多人,曾经绝顶聪明,但后来一辈子默默无闻,没有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就是因为多年局限于一地,见识难以与时俱进。

 工作生涯中,提高认知的三次关键点

之前在微博有一个热搜:

“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的,但是你可以往死里骂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车有房有娃的那些”。

一般正常本科的毕业年龄是在23-24岁左右,就算低于本科提前工作,或者是在学业上继续深造,大部分人工作十年之后,也就是30-35岁左右了。

中年人的范围一般是40-65岁左右,工作十年,基本上也大多都成家了,是在有房有车有娃的范围内,属于可以“挨骂”的伪中年。不是说到了这个阶段就可以更能忍气吞声,主要是,身上背负的东西太多,不能跟钱过不去了。

工作十年,特别是到35+,也是在一个职场年龄的尴尬期。十年经验,要么走向管理层,要么成为专家。其他工作年限要求不高的职位,又比不过年轻人。十年经验还需要靠投简历找工作,也是一种危机了。

有些人的十年经验,其中真正有增长认知的时间,屈指可数。大部分是工作内容的不断重复,由于时间流逝带来的必然经验年限的结果。但是在这十年里面,你到底成长了多少?

从招聘要求的工作经验角度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提高认知的三个关键点。可以借此评估一下,自己在工作生涯中是否得到了真正的认知成长。

1-3年  

从第一年做基础工作内容,一般接触到的是直线思维,简单的因果关系的连接。从第二年开始,慢慢了解整体架构思路,建立系统思维的认知。从头开始完整跟进一个项目,就可以得到这个认知的锻炼,经历一个项目的成长与成熟,是至少需要2年的。

在这两年的时间里面,从直线思维,到面的思维。了解到在这个面上,各个元素的点与点之间的关系,线与线之间的关联。这个项目系统的内部关系,互相关联,互相牵动,建立一个系统思维。

但是真正建立一个全局的思维,是需要上升到点、线、面、体中的“体”的量度。一开始可能是在基于项目系统的基础上,了解行业这个“体”的部分,开始了基于“体”的认知。

基于“体”的认知,特别是基于更大的“体”的视角,才能突破到3-5年的范围内。如果只是基于项目本身行业内容的体量的认知,也就只停留在1-3年的认知初级阶段。所以在这个阶段的经验年限,招聘对应的是初中级岗位人员。

3-5年  

到了这个阶段,应该建立起全局视角的思维方式了,在这个阶段的经验年限对应的岗位是中高级人员。

这个全局,可以是行业的维度,经济体的维度,时代发展趋势的维度。面对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综合考虑,再得出一个选择或解答。在这个高度视角的思考方式中,由于掌握的信息更多了,可以不断深化对点线面体的思考,更新自己的认知,总结出方法论。

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个平台上的投稿内容,有很多产品经理总结出自己的方法论投稿上去,从某些方面解读一些行业内容的看法。在输出的同时其实也是在保持思考,提高认知。内容质量达到一定的平台标准,就会被邀请成为专栏作家,持续保持对这个行业或者某些方面的认知输出,这个可以算是3-5年工作认知的一个锻炼。

5-10年

在成为专栏作家之后呢,写得好的作者,就会有机会被出版社邀请出书了,不过这个毕竟是极少数。大部分的专栏内容,仅仅是在某些方面会有一些持续的独到的见解,而出书需要内容成为一个系统,即你输出的内容要变成一套系统的方法论。

形成一个自己的系统方法论,很多人并没有做到这一点,顶多也就是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方式。有些人形成方法论,就有花上一段不短的时间,形成系统方法论,也就更长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多要了解到的,是人性。

能够通过不同学科内的底层逻辑,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归根到底,是在研究人性。对人性有一定的探索,并应用到自己的工作范围内,这个也是系统方法论的一个组成部分,离不开人性。

一路上该摔的坑也都踏得差不多了。从过来人的角度看,就像是老师的讲台视角,下面学生的一举一动都看得清清楚楚。他们现在的心态,他们的成绩所会前往的未来,他们以后要面对的东西,都大致了然于心,就像开启了一个“上帝视角”。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