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编辑导语:职场的路程也是你成长的路程,在职场中不断的升级自我,才能不被淘汰;本文是作者参加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十周年直播活动中的分享,关于自己的职场之路,如何不断的进步和改变,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45岁的职场人,在不少自媒体文章里面,已经被写死了……以为是被后浪拍死的,其实,很多后浪都没想过拍死大叔们。
这篇文章是参加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十周年活动直播活动做的分享,活动主题是《穿越周期:如何面对 25、35、45 岁的职业困境?》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创始人老曹在他的文章中写到:
在职场中,不同的阶段:新人阶段、青年阶段、中年阶段、老年阶段都有各自的困境,人生不外乎就是从一个困境走到下一个困境。
择业、加薪、升职、加班、KPI、工作压力、职业发展、身体健康、家庭关系、子女教育、被淘汰等等各种焦虑和危机始终伴随着我们。
作为45岁人群的个案,应邀做这次直播分享,压力蛮大,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也是不可复制的;但是,成长过程也有共性的地方,每个人都可以看其他人的经历,思考自己的路径。
话说不少被后浪拍死的45岁,其实已经无所谓说生死,就是选择了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
分享题目:《45岁,如何不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老曹给出的命题作文。
下面是分享实录的文字整理:
压力好大啊,我是那个被很多自媒体文章写死的被淘汰的45岁职场人。
真的,已经被淘汰很多次。
这个题目是老曹给的命题作文:如何能够不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
好难回答。
因为我已经被拍死了好几次;被拍死后,又活了回来,后来又被拍死了,然后又活回来,就是俗话说的屡败屡战吧。
我的个人介绍,45岁的中年人,图上的职业经历是30岁之后的,腾讯产品经理、YY语音高级经理、迅雷产品总监、梅沙科技合伙人;30岁之前,我还做过教师、销售、市场;2013年开始写公众号文章,没想到写了7年,还会继续写下去,欢迎大家关注和交流。
怎样能够不被拍死?
我工作的时间将近20年,这次作为45岁年龄段的发言人,还是比较忐忑的;因为,已经工作20年了,还依然和大家一样加班,并没有像很多人想的那样成功的样子。
成功,是什么样子呢?
我想,能够自由选择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是一种成功吧;工作是我的爱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你不会觉得十分的疲倦。
分享主要是三个部分:
为什么会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因为我死过很多次了。
20年不断被拍死的感悟,就是被拍死后我想到了什么,有什么能支持我不断活过来。
最重要的一部分,如何能够不被拍死在沙滩上。
一、为什么会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 1. 理想的职场发展路径我们先看一张图,这个是什么呢?理想的职场发展路径。
从大学毕业,20多岁开始工作,前面的1-5年大概是一个执行者的角色。
但上面写22岁到30岁,不是说1-5年么,怎么会做这么多年?
再往后看,26到40岁,5到10年,做管理者,10到15年做领导者,15到30年可以做行业领袖。
真的是这样的吗?上面年龄跟下面的年限基本不对呀。
是你算术不好吧,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吗?
事实就是这样,因为这是一个混乱的时间。
职场是一个特别混乱的时间,就跟人生一样,没有什么确定的时间点,不确定性是常态。
在我们整个人生当中非常重要一点,就是主动拥抱不确定性,拥抱未知。
前面的分享嘉宾Andy讲过,确定性会让人舒适,不确定性会让人痛苦;所以面对不确定性,在职场,我们很多时候是非常痛苦的。
在每一个阶段,自有这个阶段需要进行能力提升的部分。
多数人的认知,1到5年,作为执行者是一个认知学习能力提升的过程,沟通和知识技能提升的过程;过了5到10年,差不多30岁的时候,应该成为一个管理者了吧,好歹你要带几个人了吧。
但是很不幸,很多人其实到30岁,还是执行者的状态;到了30岁,三十而立,可能会成为管理者,不一定的,不是每个人的职场路径都那么理想。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