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编辑导读:技术背景出生,想转产品该怎么面试?本文作者深度复盘了自己面试腾讯产培生的全过程,对面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思考,最后总结自己秋招的求职感悟。对参加产品面试的同学而言,这是一份很好的参考指南。
凌晨2点,抱着手机睡觉的我终于收到了腾讯hr发来的喜讯。把蜷缩的双腿伸得笔直,闭上双眼,终于在这一刻结束了自己的秋招。北京的9月已经步入初秋,还好去深圳又过了一个春。
关于我:
985硕,理工直男,技术背景
一份实习:阿里巴巴产品经理
本文将从一个有技术背景但缺少产品经验的角度来分享此次产培过程,希望能给正在看的你一点帮助。
前言腾讯产培项目确实是很好的机会,竞争也非常激烈,由于和提前批不冲突,建议大家无论技术岗还是产品岗都可以去尝试一下,上岸的同学中有不少是纯技术背景的。
另外还有一个残酷的现实就是上岸的同学清一色国内TOP985高校,国外TOP名校,所以大家心态也要调整好,顺其自然,当作一场不抱预期的修行。
产培的整体流程包括:笔试->群面->初面->GM面->双选。
01 笔试和以往一样,基本都是行测题,题目类型包含数字推理、图形推理、逻辑推理、数据分析几类。对于理工科男生来说比较占有优势,我没有刻意的去刷过或者训练过,如果时间充裕的话牛客网的行测题可以练练。
我在笔试环节中的宗旨是数字推理题和图形推理题劲量拿分,数据分析题一定要拿全分。另外一个是对时间的把控,要合理规划好自己的时间,题量相对而言还是挺大的。
题目给我的整体感觉是类似于初中奥赛题,考察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发散能力等。记得准备草稿纸、笔、计算器。
第二部分文字题,总共就10分…而且那么多人笔试,我预估是不会有人特别仔细看这一块的,因此建议就是多写字吧。不过题目本身还是很有趣味性的,需要有对产品的发散性思考,接下来的面试中很需要这样的能力。
02 群面和往年不同,今年采取的形式是给一段材料,每位同学思考15分钟后,按照顺序(我们组是按照首字母顺序)依次进行汇报,汇报全部结束后,6位同学每个人都可以指定某位同学进行提问。
从这个角度出发,在后面讲的同学相对优势会大一些,有更多的时间去准备(不少组都做了脑图),同时在提问环节,大家也主要关注最后一两位同学。
在组内成员提问结束后,面试官会挑选一两位进行提问,提问谁和过不过的关系不是很大。
Tips:
一定要读题,审题!!!我在听大家的方案时,觉得大家其实很多人是没有抓住题目的关键点的。
思路要开阔,既然是提方案,那就不要有太多技术、资金的顾虑了,可以大胆设想,合理即可。我当时就提出了一个未来手机碰一碰分享的功能,大家会感觉眼前一新。
回答的时候要有逻辑,先总后分。每个人在15分钟内其实会想到很多的散点,你要想办法把这些串起来,所以可以预留点时间想想要怎么汇报。我在思考的过程当中大致的规划是3分钟读题+确定思路,3分钟确定框架,6分钟填充内容,3分钟模拟汇报。
提问环节尽量提一些能够深入探讨的问题,从而也可以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交流时间,让面试官更多的看到你。
不要有太多套路性的东西,大家可能看了很多群面的小套路,但是在面试的过程中挺容易看出来的,显得有些多余。举例:群面环节中,有位同学在还没开始介绍题目时,就率先丢了个腾讯文档的链接,说我们可以把自己想的内容记录进去…
群面结束后,其实我自己心里就大概有数肯定可以过了,大家都没太抓住重点,所以审题真的很重要。
03 初面当天晚上11.00多通知次日早上9.30进行初试。因为自己对群面有信心,在群面的当天下午就有开始简单画一些原型图。
我采取的策略是将自己群面提出的方案进行完善,花了很多功夫在原型图设计、PPT制作、文案描述上,意图让评委看到一个比较成形的方案;其实这一块我的策略有问题,后面会说。
初面采取的形式是1V1 Battle,双方对自己的方案进行一个10分钟的陈述,陈述完成后先双方相互提问,之后面试官会依次对方案进行提问。最后HR会问一下未来的规划的问题。
Tips:
自己的方案要尽可能熟悉,考虑全面。围绕在哪里,去哪里,怎么去这三个点进行准备就好。
要自信!毕竟是1V1 Battle,气势还是很重要的。
听别人的方案时候也要仔细,去记录下对方的比较好的点和疑问的点,后续好进行提问。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