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编辑导读:很多人在临近毕业的时候,会陷入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考研、出国还是工作?摆在面前的道路有千万条,人们总希望自己走的路就是最正确的那条。本文作者在毕业之后也经历了一番挣扎,最后选择从事产品经理。他将自己那段时间的所思所想总结下来,与你分享。
首先简述下个人经历,18年物联网工程毕业,双学位工商管理,坐标北京科技大学,近3年的时间经历过去哪儿网,瓜子二手车和字节跳动三家公司,目前任字节跳动教育线产品经理。
再简要描述下下本贴的写作原因和背景吧,本贴写于2021年的跨年夜晚,拒绝了朋友同事们的邀请,和元旦跨年的热闹,一个人趴在床上。可能是工作了一段时间感到了疲惫,也可能是边考试边加班的两头忙让我迷失了自己的生活。所以今晚趁着难得的清闲,来回顾下从毕业到现在一路走来的经历和各种奇葩往事吧。这篇文章主要就是记录下本人的奋斗经历和成长史,中间可能还有些求职小经验等等,如果哪个环节引起了误会或者共鸣,请自行揣测理解,不喜勿喷~
好吧,先说下自己从事产品经理的原因,我知道很多童鞋在面试中或者思考中都遇到过同样的问题,你们或许为自己找了一个或多个能说服面试官和自己的理由,我曾经也有过,但是现在我只想说,对于我它就是一场意外。没错,就是一场意外!
人生就是这么奇妙,我从决定要干产品经理到拿到去哪儿网,搜狐等大厂offer前后不超过两个月。原因要追溯到2016年,那会作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我痴迷技术,渴望学到真才实料,出校门后进名企大厂,我相信这也是现在能看到这篇文章的绝大多数人的想法。
所以我开始探索路径,首先被我排除的就是学校保研和国内考研。当时的我手里有国赛的一等奖,是有本校保研名额的,但是由于我提早进入学校和中科院某所的实习,看到了国内实验室的氛围跟自己想要的环境差别还是挺大的,所以保研和考研的路途就全部放弃掉了。但是还是想趁着年轻提升下学历,所以我瞄上了出国这条路,在千挑万选下选择了一个性价比和实力都相对不错的国家——德国。
随后我开始了长达小两年的准备,但是后来结果大家也能猜得到,对,就是没有成功出去,这里不详细展开讲了,以后有机会我会单独发一篇关于这段经历的文章,真的是一生难忘的2年。
总之,确定不出国的时间大概是2018年的2月,距离毕业时间就剩4个月的时间,没错,当时我的同学们基本都确定好了出路,出国的在积极参加对方大学的入学测,考研保研的同学已经提前进入实验室开始研究生生活的前奏,工作的同学也收拾着自己的东西准备和这个学校说再见,只有我,一无所有,毕业即失业。
每天还要不断接受着亲人朋友对我职业规划的催问,每天看着室友们兴高采烈的进进出出,我甚至都不敢在宿舍呆着。哈哈确实有点惨,也不知道这种无路可退和夹缝中生存的滋味有多少人能体会哈,没经历的就自行脑补吧。
人还是要继续往前走的嘛,在知道出国失败的那天晚上我喝醉了,给了那些大学喝了无数次酒却喝不到我的兄弟们一个机会,当时就像个loser一样,怀着两年梦想突然破碎的心情,很快就把自己灌醉了。当我第二天醒来时,给妈妈打了个平安电话后在床上我用了2个小时的时间为未来的4个月做了一个规划。
首先我要用1个月的时间把毕设搞完,事实证明也确实实现了,那一个月每天几乎要睡在实验室的节奏疯狂输出。第2个月我开始写简历,刷题,投递找工作,但是由于我开始的较晚,出国历程让我错过了所有大厂的招聘时间,春招的尾巴也马上就要溜走,即使这样我还是在3月底拿了中航信,友邦保险等相对传统公司的JAVA offer,但是我都没有接受。
原因有两点,一是我知道第一份工作一定要走互联网大厂,二是我又仔细评估了下自己的性格和优势,觉得单纯的研发对自己职业生涯不利。所以我在4月初开始把目光调向了产品经理,这时候已经几乎没有大厂了。所以我从小公司开始投起,每天都在刷各种招聘网站,渴望能有什么遗漏的岗位给我。好了画个重点:找工作前一定要仔细并且提前衡量自己的优劣势,千万不要跟风盲目。
接下来仔细说说我的一路产品面试经历吧,经历了挫败和错失几乎所有机会后,我开始疯狂投简历,因为简历的内容和包装还算看得过去,后来获得了很多的面试机会,有时一天要跑3,4场,人都晒黑了一圈。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