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职场 >

写给毕业后想从事产品或转行产品的同学

时间:2021-02-10 21:34|来源:网络整理|编辑:采集侠|点击:

编辑导语:互联网行业如今已经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风口,因此有不少在校生想要在毕业后进入互联网行业从事产品经理岗位,但是由于在校期间并没有对口的专业,又缺乏相应的经验,这可难倒了不少人。本文作者在成功转行产品经理后,为大家总结了一些经验。

 写给毕业后想从事产品或转行产品的同学

目前还是有很多人想转行互联网产品经理或毕业后想要从事产品经理的工作,而我不久前刚刚转行产品经理,所有可以稍作分享,也算是对我这段时间的一个总结,希望能帮助到有需求的朋友。

主要分为几个部分:

自我介绍

转行经验教训总结

工作一段时间后对于产品的新认识新思考

一、自我介绍

我是19年燕山大学的本科应届毕业生,2019年7月来到北京工作,2020年12月份经过历时近半年的学习+求职终于拿到一家公司的offer,目前仍在试用期。

我主要是在公司负责c端产品,因为产品复杂度不高所以目前主要是由我在负责,哎,承受了我这个水平不该承受的压力。

二、转行经验教训总结 1. 选择大于努力

多少有点老生常谈了,但我这里想强调的一个层面意思是,尽快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业或事情,当然这里并不限于产品经理了,如果没有那就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事情,那什么是喜欢或者合适的呢?

这个问题其实比较难回答,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具有各异性。但有一个所有人都适用的方法就是试错,和做产品一样,在试错中认识并迭代自己,争取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最优解。

你能在用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进行试错这就是你巨大的优势。

2. 需不需要报培训班?

分两种情况来看吧:一是如果找到一份产品经理的工作对你来说并不迫切,那么无需报名任何培训班;二是如果求职对你来说是第一位的,那么我认为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最有成效的。

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你报名了培训班,他对你求职的帮助也是非常小的。

市面上绝大部分的初级产品经理课程都是在讲一些基本的理论,实践方面涉及的甚少,然而产品经理是一门典型的在实践中去认知、迭代的学问,单纯的理论输入只是纸上谈兵。

从企业用人的角度来看,企业招揽人才是要创造营收的,理论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不能契合企业的需求。

所以咱们就能清楚了,市面上大部分面向新人/转行等群体提供的课程多是切中了这个人群求职的痛点,贩卖焦虑割韭菜的。说到这里其实我自己也是被收割了,花了七千大洋报了培训班的,到现在钱还没还完呢。

那么问题又来了,不报培训班我要通过什么途径来学习呢?

我的答案是网络资源+动手实践​,现在网络上的课程有很多,例如B站就一搜一大堆产品经理课程​,找到适合自己当前所处阶段的课程,学一学基本的理论、方法和技能就可以开始着手试着做一个项目。

哪怕是解决身边的一个小问题我们也可以按照需求分析到产品方案/解决方案的过程来实操一遍,然后结合效果反馈继续迭代优化​。如果能整个流程做下来相信会比购买一份新手​课程更有帮助。

3. 对于考虑转行的同学千万不要裸辞!

这点就不多解释了,就是那种全世界都与你为敌的感觉,当然我也知道肯定是拦不住有些朋友裸辞的步伐。

1)增强对自身的判断力,必要的时候先进入这一行再考虑优质公司

这里其实是基于我自己的经历说的,所以对于自身综合素质非常优秀或对于自己有深刻认识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同学,完全是可以直接冲击一下互联网中/大厂的。

我在准备一段时间后,面试的第一家公司就答应给我offer了,是一家面向海外市场做社交产品的创业公司,非常早期,应该是天使轮。

公司创始人是霍普金斯回国的硕士,我跟她聊得还挺开心的,她也明确有说过希望我过去,但当时我被这突如其来的幸福冲昏了头脑,因为我当时面试这家公司完全是练练手的心态,没想到面试的结果还不错。

最终没有选择去的原因一个是我判断太早期的创业公司对自己产品能力的提升帮助不大,因为当时他们团队也只有一位产品经理并且不到两年经验;二是因为面试完第一家后有点蜜汁自信,觉得自己能冲一冲更好的公司,结果傻逼了,后续经过两个月才有了下一份offer。

要知道当时我已经是辞职的状态,一个人在北京花销也不小,所以各方面压力都很大。

现在回想起来选择第一家公司应该是更好的选择,当然我更多是从经济方面考虑的哈,因为在我看来好项目/好团队的产品经理的职位是极少的,能不能遇上就比较看个人造化了,比较玄学。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