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职场 >

回眸2019:行业变化、岗位变革、个人提升

时间:2021-03-03 09:22|来源:网络整理|编辑:|点击:

许多人用“寒冬”来形容2019年的经济和行业环境,直至步入2019年末,当面临被“优化”后,大多数职场人或许才真的感受到“至暗时刻”。

 回眸2019:行业变化、岗位变革、个人提升

监管日趋严格、资本谨慎、行业加速洗牌,内外夹击下,各行各业在2019年都不太好过。

许多人用“寒冬”来形容2019年的经济和行业环境,直至步入2019年末,当面临被“优化”后,大多数职场人或许才真的感受到“至暗时刻”。

这一年也无疑给职场人们上了生动又深刻的一课,许多互联网人陷入焦虑与彷徨。

一、行业变化 1. 资本寒冬,公司普遍裁员

一路高歌猛进的资本在2019踩下刹车,投资机构迎来倒闭潮,基金募资难成为普遍性问题。

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2014年共有1742支基金,2015年,这一数据翻了2.7倍,有4757支基金。但截至2019年11月,仅剩下480支基金。2019年春节过后,资本开始集中撤离,只剩下少数会押注头部企业。

19年,深圳平均每天都有5、6家投资公司倒闭。

 回眸2019:行业变化、岗位变革、个人提升

资本环境不好,行业没钱,企业融资困难。2019年,倒闭327家企业,其中有55%的公司没有拿到融资。用户规模已经不小的公司快速倒闭,如生鲜电商呆萝卜、淘集集。

企业也想办法从内部着手:优化组织结构、降低运营成本、消减广告投入等方面开支……所以近乎一整年都在听到某某公司裁员。

2. C端流量红利见底,企业转型TO B

中国互联网行业用25年,完成了从模仿到创新的蜕变。

 回眸2019:行业变化、岗位变革、个人提升

互联网高速发展的20多年,C端流量池基本饱和。2019年11月,月活跃用户规模同比增速首次跌破1%,仅为0.7%;用户人均每日使用时长达6.2小时,创下历史新高。做增长越来越难,部分做C端增长的产品开始转向B端。

 回眸2019:行业变化、岗位变革、个人提升

B端有市场,但是B端市场太难做了!

B端产品的关键要仅仅围绕客户的业务场景,要吃透场景就要去理解产业特性、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管理模式,针对性地做产品或者解决方案,需要对该行业和产业有深厚的理解。

3. 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

消费互联网是指软件即产品,也叫短价值链产品。网站、软件本身就能满足用户需求,且通过线上把产品交付给用户。这样的纯互联网产品窗口期很短,所以要求产品迭代的足够快。比如美图秀秀、QQ、百度。产业互联网是指软件是产品的组成部分,也叫长价值链产品。网站、软件本身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且通过线下把产品交付给用户。

这样的互联网产品只是解决用户需求的载体,重产业规律。更多的是追求用户效率,以时效和成本为核心指标。比如小米、饿了么、盒马。

消费互联网降温,18年下半年BAT同时应对产业互联网进行内部的架构调整和组织升级,产业互联网成为2019年主旋律。

腾讯在18年9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架构调整,将原有的七大事业群重组整合为六大事业群,其中最受关注的当数新成立的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该事业群成为了腾讯toB的重头部门。

2019年整年,腾讯云完成100亿营收目标;阿里烧了10亿推钉钉;今日头条在海外主推Lark;美团投入110亿助力商家升级,在行业营销、数字化升级、供应链服务、商户奖励等方面重点补贴商家。

 回眸2019:行业变化、岗位变革、个人提升

4. 商业价值回归,产品本质回归

商业的本质要赚钱,企业开始从追求规模转为追求盈利。

过去以烧钱换增长,取得规模化优势后再盈利的模式已不适用当下,正向的现金流才是一个公司穿越经济周期的根基所在,考虑成本、质量、效率的情况下获取增长,达成全盘的精细化运营。

没有了疯狂的补贴大战,战火在更多的赛道里逐渐停息。

比如:

滴滴逐渐提高抽成比例和客单价;

快车起步价方面,除10时至17时平峰时段,从13元上涨至14元;

美团和饿了吗没有了大力的补贴;

共享充电宝在2019年最高收费标准已经达到每小时8元,涨幅达6倍;

淘票票、猫眼等企业相继在2019年宣布实现盈利。

我们的钱要从哪里赚来?要找用户买单,产品则要回归本质,要真实。

记得有天晚上,大Boss 召集我们所有的产品、开发和测试在一个小会议室,问到:“如果你是用户,你买一件东西时会考虑什么?”

大家众说纷纭,品牌、包装、服务、价格、售后等词写满了整个白板。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