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职场 >

B端产品如何做好项目管理?

时间:2021-03-30 09:20|来源:网络整理|编辑:|点击:

编辑导读:在进行一个项目时,如何处理每一项工作的进度,保证项目不延期,完成整个产品的闭环,做好项目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作者以B端产品为例,分析如何做好项目管理,希望对你有帮助。

 B端产品如何做好项目管理?

产品经理在具体工作的过程中,不管是在做需求挖掘,需求分析,还是画图、整理文档等等。

从产品整体来看,它只是完成整个产品闭环的一部分。

在资源有限、时间有限的条件下,为了完成或者超过最初制定的目标,完成整个产品的闭环,做好项目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B端产品如何才能做好项目管理这个问题,我将从4个方面展开来讲:

B端产品落地推进全流程梳理

做好项目质量管理的核心:PDCA

做好项目效率管理的核心:SCrum

项目管理的重点:沟通

01 B端产品落地推进全流程梳理

从粗一点的颗粒度来讲,B端产品从无到有,整个落地推进的全过程,主要包括以下3大部分:

产品规划、产品设计

UI、开发、测试

上线前、上线后

基本上这3大部分,无论是大一点还是小一点的B端业务公司,产品落地推进过程中的业务活动都会有包括。

从细一点的颗粒度来讲,以上3大部分还可以再细化。

第一部分:产品规划,产品设计,细化后包括:

1.战略制定

2.需求挖掘、分析与管理

3.产品内部需求评审

4.产品架构设计

5..画功能结构图

6.画信息结构图

7.画原型图

8.产品设计内部评审

9.最终产出一份产品产品原型设计(及需求文档,需求文档由于时间关系,部分公司不做要求)

第二部分:UI、开发、测试,细化后包括:

10.UI了解需求情况——UI进行设计——UI设计稿内部评审——UI设计稿外部评审——最终产出一份UI设计稿

11.技术方案设计——技术方案内部评审——技术方案外部评审——确定好技术设计方案——写代码——技术内部测试

12.测试团队测试——反馈问题给技术——技术修改

第三部分:上线前、上线后,细化后包括:

13.上线计划制定

14.部署上线

15.开始使用

16.收集数据,进行产品迭代

以上细化后的产品落地推进全流程16个点,只是个大概。

有的公司业务活动比这16点还多,有的又比16点还少,这里大家做个参考就好。

作为一名产品人,或者说作为产品负责人,只有先把公司产品从无到有,的落地推进全流程的相关业务活动梳理出来,有了一个全局看产品设计、开发周期的框架,才能把产品管理这件事做好。

关于做项目管理这件事,讲来讲去,做项目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希望团队可以高质量,花更少时间的做好项目。

在产品落地推进全流程已经清晰的梳理出来以后,接下来就是围绕全流程去思考怎样才能实现项目能高质量、花更少的时间就能完工。

02 做好项目质量管理的核心:PDCA

在做需求挖掘阶段,收集到的需求,会放到需求池里,需求池里的需求会形成一个又一个的项目。

然后项目会落到合适的人手里,去推进落地。

如何才能保证项目的质量?

这时就要用到项目质量管理上常用的一个工具:PDCA循环。

什么是PDCA循环?

这里做个详细介绍:

“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提出的,由戴明采纳、宣传、获得普及,所以又称戴明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和方法依据就是PDCA循环。

PDCA循环的含义是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4个阶段分别如下:

Plan(计划),制定项目的计划。制定项目计划时,主要关心3个要素:人、事、时间表。也就是要规划出团队人员里,在什么时间范围内,什么人完成什么事。

Do(执行),制定完计划以后,要落地执行;

Check(检查),对项目阶段性的输出成果进行检查,看是否达到预期;

Act(处理),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检查没有问题,工作开始往下一步推进;检查发现问题,进行修改、完善。

这里将质量管理的4个阶段(计划、做、检查、处理)与产品落地推进全流程的3大部分(产品规划、产品设计;UI、开发、测试;上线前、上线后)结合起来思考就是:

1.计划阶段

一个需求变成项目以后,就要计划出这个项目会有哪些人负责,不同的角色分别要在什么时间范围内,完成什么事。

比如,项目1,在1月1号到1月15号之间由产品经理小王负责完成设计,最终产出一份原型设计;

1月15到1月20之间由UI小张负责完成设计,最终产出一份UI设计稿;

1月20到2月10之间由技术小刘主导完成开发,并最终技术内部测试完没有问题,可交给测试人员测试;

2月10号—2月15号之间由测试人员小明完成测试,并最终配合技术,完成上线。

等等。

2.执行阶段

制定完计划以后,要落地执行。

每一个阶段由每一个不同的负责人负责落地完成。

3.检查阶段

作为总负责人,或者产品经理,需要对每一阶段产出的结果进行检查,看是否达到预期。

4.处理阶段

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检查没有问题,工作开始往下一步推进;检查发现问题,进行修改、完善。

以上的讲解,关于产品落地全流程推进与质量管理4个阶段的结合,我用的是颗粒度比较初的逻辑来讲。

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关于产品落地全流程推进,大家可以用颗粒度比较细的来运用(也就是文章中,我提到的细化后的产品落地推进全流程16个点)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大家的工作内容拆解颗粒度就会更细了,执行的就更细了。

同时,根据具体情况需要,检查的环节也会增多了。

以上就是,为了项目的质量,PDCA工具运用的一个思考。

03 做好项目效率管理的核心:SCrum

为了解决项目质量的问题,可以用PDCA思考工具。

为了提高项目管理效率的问题,则可以用Scrm思考工具。

Scrm是一套项目管理流程的工具,主要包括3个部分:

1.三个角色,分别是:产品负责人,Scrum专家(一般情况产品负责人和Scrum专家可以是同一个人),团队成员。

2.三个物件,分别是:产品积压、冲刺积压、燃尽图。

产品积压指的是在做年度规划时,规划里要完成的项目集(需求池里的需求会形成一个又一个的项目,项目集合在一起统称为项目集)。

冲刺积压指的是:年度目标会拆解成季度、月度,甚至到周,单位时间里计划要完成的项目,叫做冲刺积压。

燃尽图指的是,已经完成了的项目。

3.四个仪式,分别是:冲刺计划会,每日站会,冲刺评审会,冲刺回顾会。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