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职场 >

帮助运营人摆脱迷茫,快速成长的4个方法

时间:2020-09-25 10:32|来源:网络整理|编辑:采集侠|点击:

编辑导读:面对工作中的困惑,初入职场的新人总是手足无措。理论听得一堆一堆的,但是真正能具体落地的技能却没有几个。本文作者从一个案例出发,依据工作实践中的所思所想分享了帮助职场新人快速成长的4个方法,供大家一同参考和学习。

 帮助运营人摆脱迷茫,快速成长的4个方法

我们公司的卫生间里,有个文化小板报。要么写写公司新鲜事,要么写写正能量真人真事,要么写写高管语录,反正你每天上厕所都有新鲜的内容看。有一次看到一条内容,看完有点想笑:

一个新员工问:“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能让人快速成长,3年后成为更优秀的自己。”底下有几个大佬回复,印象比较深的2条是这样说:“个人成长进步的比例,70%来源于工作沉淀,20%来源于他人经验吸取,10%来源于对公司/团队的战略深入思考。上班和学生时代不同,成长主要靠自己,所以要学会在工作中多累积。”另一位这样说:“刚到公司,要多看、多听、多思考,不懂就问,没人会觉得你傻。“

并不是我觉得人家说的不对想笑,而是我猜想这位发问的新员工听到这些回复,当时可能会觉得很有道理很受鼓舞,但是实际工作过程中,还是不知道怎么才能成长更快。【过来人的微笑.png】

因为这些大佬,只给了能让人快速成长的几个方向,却没给具体方法,所以听的人在落地执行的时候,会出现断档。让人感觉好像听懂了,但实际不知道怎么干。

我自己有过这种经历所以特别能感同身受,几年前我还是运营新人的时候,开会从来不发表意见,不是不想说,是不知道说些什么。从来只有被动的输入没有主动输出过。我好胜心又比较强,觉得别人行的没理由我不行,于是特别迫切的希望自己能快成长起来。当年也跟比我厉害的人讲过我的困扰,请教过,得到的答案一般都是方向性的,没有具体的实操方法。

看到有新人面对同样的困扰,激发了我的动力。把我过去近10年工作经验,沉淀下来的快速成长方法,总结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各位有用:

“四多成长法”:多练、多问、多听、多总结;

第一招:多练

认认真真的讲,你做过的工作越多懂的就会越多,区别只在于是懂个皮毛还是什么都懂,懂核心运转机制、懂关键运营节点、懂核心用户运营方法… …

给想要快速成长的朋友的忠告就是:别挑活儿(因为没资格)派什么活就干什么,别人不愿意干的,我们也可以主动接过来干。

但是!不能傻干,怎么叫不能傻干呢?就是除了工作目标之外 ,我们还得想方设法体现出来,“我”干这项工作和“其他人”干这项工作,有啥差异:

如果是特别人肉的工作,我们可以想想怎么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

如果工作流程没得优化,我们可以想想怎么总结工作经验,把好的东西沉淀下来,提升工作质量;

如果以上2点都没得优化,实实在在就是一件枯燥的人肉的价值比较低的工作项,我们可以从投入产出比上盘点总结,并清晰的向老板反馈,请老板决断是否值得继续干

别挑活儿,把每项工作都当做一次“练手”,最好的状态,是能让自己在每一项工作中都有所收获。

分享一个我提升工作效率的案例:

那还是PC时代,我当时算运营新手入门,在一个B2C的电商平台工作,平台主要销售的是小B商家代购的海外商品,目标用户都是购买力相对高的那一批。这个平台在微博(那时很火)上的官微运营的还不错,主要发布内容是新奇特/时尚/小众/口碑好的海外商品推荐;当时有80多万粉丝,而粉丝特别活跃有粘性。

官微的前任运营人要转岗了所以把工作交接到我手上,核心目标就是获取更多粉丝量,之前的运营策略是产出优质内容(主要是自己找内容自己编辑)——>吸引用户转发——>获得更多粉丝。

踩着前人的步伐,我也先尝试了自己找内容发内容。但是,很快我发现要保持一定更新频率、内容还得符合整体调性、且让粉丝觉得好而产生转发,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时间找到好素材。

所以,这里就有一个优化工作流程的机会点:有什么方法能减少我自己找素材的时间,但是又不影响素材的产量和质量呢?

商家比我更知道海外什么商品好:因为平台上的很多商家都是定居/学习在海外的;且他们发微博时定位在海外,能增强粉丝的信任感;

商家有获取店铺流量的诉求:平时跟熟悉的几个商家聊天,他们非常愿意推荐一些自己在代购的海外好物给我。因为我会在微博上附带整个平台的搜索连接,通过这些连接会有用户进入商家店铺咨询;所以越是推荐好用的、但是国内口碑不显导致代购卖家少的商品,推荐商家获得的店铺流量就会越多;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