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编辑导读:在需求文档撰写过程中,注意一些小的细节,能有效提升团队工作效率。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分享了优化需求文档提升研发人员工作效率的几点建议,并对各个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供大家一同参考和学习。
想要提升团队效率,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识别出团队工作过程中的低效场景。
定义低效:
我们先来定义一下什么是低效。效率是和时间、工作成果强相关的。
工作成果或目标确定时,完成该目标用掉的时间越长,效率越低;
工作时间确定时,成果和目标达成度越差,效率越低;
很多时候由于工作本身的复杂性和阶段性,很难定义清楚什么是效率低和效率高。
所以本文仅从开发过程和需求表达的角度,说明可以通过一定科学的手段和工具进行规避的低效场景;
低效场景描述:
一般在需求评审会上,产品经理会为大家集中呈现原型和产品设计方案。短期内,让大家记住是没有问题的。马上要做的需求和大框架的部分大家会迅速的达成共识。
然而会后一段时间内,研发人员的时间和精力相对有限,尤其是当需要开发的功能较多,对需求的吸收程度更加无法保证。时间一长,本来记住的需求也容易忘记或记混 。这时候就需要重复沟通确认,甚至返工重做。那些用在重复确认需求和需求细节上的时间,就是低效场景。
01 为什么需求会被忘记呢?上面阐述的,需求记不住,记混,其实都是记忆的问题。结合记忆的相关规律,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上述场景中会出现记忆的问题。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是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循序渐进的直观描述。
多数人的记忆是符合这样的规律的:
根据表格呈现的规律,大胆猜测一下:开完需求评审会之后,需求点在研发人员的脑中进行着疯狂的遗忘。仅仅 20 分钟,需求就会损失将近一半。所以按正常的开发进度,他们是永远记不住接下来要开发的需求点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多数开发需要一边问一边做,因为是真的忘记了。
既然这种情况是符合科学常识和记忆规律的,我们不应该责怪研发人员记不住需求。那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办法来减少或者避免研发人员的询问,进而提升工作效率呢?
让开发及时复习,努力记住需求么?
记单词的时候为了对抗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会为每个单词区分 List,按照记忆规律去安排时间及时复习。不过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开发和需求的关系:研发人员的工作任务是实现需求,而实现需求最快的路径是清楚需求,实现需求。记住需求本身非但不是开发实现需求的必须之路,还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所以是没有必要的。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具体什么样的文档,从哪些方面能够提升研发人员的工作效率。
02 让研发人员高效的需求文档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呢? 1. 需求点颗粒度足够细小研发人员对于足够大和明显的需求,不太容易忘记,越是细小的需求点,就越容易忘记。没有这些细节,产品功能依旧可以说实现了。所以这些小的需求点被忘记大家都察觉不到,但往往这些被忘记的需求就是会被漏做和做错的需求。就会变成在后续的使用中不断发现的一类“Bug”。
所以这些细小的需求点,需要在文档中有具体的呈现。让开发做之前能够再记需求细节,确保细节被完成。
我们可以看到上图中 Excel 的需求文档,对功能的每个需求点和逻辑都进行了描述。当研发人员做到这个功能的时候,仅需找到该功能模块,再细看后面的需求点,就能够清楚自己开发的功能模块具体有多少个需求点需要做。有效避免因为忘记而造成的功能开发不完善的情况。
2. 需求描述技术化当我们我们认识到了需求会被自然遗忘,就能够理解研发人员看文档最主要的功能。针对接下来要开发的需求点进行确认和回忆。
一个功能开发完成,或开发到一半时,研发人员需要对照文档去看功能的实现情况是否满足需求。如果文档中全是描述性的语言,就需要他们花费一定的时间去重新理解并且和产品再次确认需求。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