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职场 >

产品新人亲身试错,分享做好产品的2个技巧

时间:2021-07-07 09:38|来源:网络整理|编辑:|点击:

 产品新人亲身试错,分享做好产品的2个技巧

作为一个刚刚入行产品新人,由于对业务知识的不熟悉或认知不全面,可能会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有所遗漏。工作上的受阻,会让人很沮丧。

虽然我们常说挫折和犯错误可以帮助我们成长得更快,但是产品经理是一个需要拿结果去推动团队工作的人,如果多次犯同类或各种低级的小错误,会让你在同事心中的地位下降,会影响你与团队间的信任。那么,在推动产品的发展时就会变得很困难了。

经过我本人的亲身试错,在对过往项目进行复盘后,总结了以下两个方法,或许可以帮助到你。

一、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产品经理常用技能之一。我相信,其实不只是产品经理,各行各业的朋友们可能在平时都会经常用到,因为它真的很好用!

那么,对于我们产品经理,在工作过程中到底怎么使用思维导图呢?下面分享一下我的一些经验感受。

先大概介绍一下思维导图的优点:

 产品新人亲身试错,分享做好产品的2个技巧

1. 头脑风暴

毫无疑问,很多伟大的产品都是由一个小想法开始的。产品经理本身就是需要有活跃的思维,出点子想法的人。

思维导图很适合用来开启新的项目或者新的需求,记录你们每次头脑风暴时的点子。对想法进行整理和复盘,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哦。

2. 创意激发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扩散我们的思维路径,探索不同的创作途径,帮助我们思考得更远更全面。

3. 高效整理

产品经理经常拿到手的需求或者信息点都是繁多而零碎的。那么对这些多而散的信息进行整理并输出可视化,就是我们的工作所在。思维导图则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4. 增加记忆力

由于我们面临的信息量是巨大的,但记住大量文字资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那么思维导图的结构化,关键字提取和标记等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很快记住这些重要的知识信息。

对于思维导图工具,线上线下,PC端移动端都有,我个人常用的是Xmind。其实选择哪一种工具都无太大关系,工具只是辅助的工具。重要的是你的思维,你的思维决定了你的工具的输出结果。

在你接到一个需求后,你该怎么做?马上动手想设计然后画原型?这可能是很多产品新人都会犯的一个错误。接到需求后,第一步应该要做的是梳理这个需求功能的业务流程和结构模式。

首先,需要把你得到需求信息,用思维导图将其罗列出来,罗列信息可能包括:需求提出人、需求的背景、需求涉及的业务方、需求的目标、需求的功能、需求的字段、需求间会产生怎样的关联等等。

每一步都要尽可能地详细,每一步地分叉要极尽所有可能,每一步都进行到不能分支为止,甚至要考虑到分支地字段类型以及相应地枚举值。

这就是著名的MECE分析法的两条原则“互相独立,完全穷尽”中的“完全穷尽原则”

当你穷尽每个可能的时候,你才会知道你没有考虑的地方是什么?也就更少的减少你在产品中的盲点。在梳理的过程中,你就会发现,你与业务方之间不对等的信息有哪些,标记下来,这就是你需要找业务方了解清楚的点。同时,在与业务方沟通时,你可以拿思维导图一边展示一边沟通,效果会比你们凭空讨论要好得多。

只有当你真正完全了解业务方的需求信息,以及想要的结果,你才更有可能做好你的设计。

另外补充一点,思维导图不只是给自己看的,更多也是展示给别人,例如业务方、团队人员等等。所以我们的思维导图也要做得条理清晰,美观易看。

二、流程图

流程图在实际的产品开发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你后期画原型、写prd等文档,还是开发、测试等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都要用到流程图。如果流程图可以将所有业务流程跑通畅,无遗漏,关键点表达清楚并且清晰美观,你就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沟通。

对于流程图工具,我个人常用的是Visio和ProcessOn,还是前面那句话,工具只是辅助工具,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

以下是流程图一些常用的元素和说明:

 产品新人亲身试错,分享做好产品的2个技巧

在用思维导图完成产品功能设计的关键信息罗列和产品结构化后,我们就需要用流程图把所有的流程节点串起来,要包括所有可能的情况,所以每进行一步就要想这个流程节点有多少种可能的路径,不能遗漏。这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熟悉业务,了解用户操作的过程。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