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2013 年第二季度开始出现互联网金融泡沫,很多具有金融专业背景的人开始创业,因此,可选择的投资标的增多而选择的时间也更加仓促,其中中国的 22 个互联网金融项目中一半是在 2013 年投资的,而另一半是 2013 年以前投资的,22 个项目中估值大于等于 1 亿美元的有 4-5 个。
90 后中很多人具有了真正的兴趣和理想主义,创造了不一样的生活消费娱乐方式,并能够为之比较纯粹的努力和坚持。
90后的价值观90 后的们的集体背景是:
相对孤独和自我。由于计划生育更严格、周围的同龄人更少。
来自家庭的责任和压力较小。90后的父母是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10年中产生,目前是社会的中流砥柱。
缺少集体回忆。成长于中国高速发展的20年中,社会变迁太快,90后所经历的共同事情的时间比较短,因此缺少集体回忆。
拥有更好的教育背景。大学扩招和人口拐点同时发生在90后一代;对科技产品使用更熟练;更具有技能和个人兴趣,更多倾向于选择创业。
相对于80后,90后具有以下特征:更个性,更开放,更愿意表达,更自由,更物质。
在90后众多标签中最为显著的是:宅腐、高调、自由、八卦、时尚、乐观、善良、敏感、叛逆、神经质、感性、个性等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90 后最大的不同是学生阶层分化更明显。70、80、90 后经历社会分层时处于不同的生活阶段导致 70、80、90 后出现不同的特征。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 70、80、90 后带有鲜明的年代特征。
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说,经历了过去十多年的快速增长,一定程度上加速社会财富分化,同时社会分层开始,进而使 70、80、90 的有了不同特征。对于 70 后,经历社会分层时处于心理成熟阶段,在 30 岁到 40 岁时面对中国社会财富、阶层的快速分化,不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影响。
对于 80 后,大学毕业或即将毕业时经历社会快速分层,这种分层对 80 后造成比较突出的影响。80 后更容易批判社会,同时比较早地进入怀旧的年纪。80 后在 27 岁甚至 25 岁就开始怀旧,而怀旧在心理学上被认为是对现状略有不满的,或对过去略有怀念的。
当 80 后处于小学中学时,同龄人之间的家庭、父母背景差距较小,但是当他们进入大学或大学毕业后,周围的同龄人迅速分化。社会分层对 80 后群体产生的影响是必须承认周围同龄人的机会选择和道路是不同的。
对于 90 后,90 后在更小的阶段面对同龄人不一样的现实,即由于同龄人所处的家庭的不同,面对的机遇也会不一样,因此 90 后很小就形成社会群体不同的意识。对社会现实的过早接受导致 90 后压抑化的性格。
二线城市 90 后主要特征是一部分 90 后变得容易接受现实。因为 90 后发现自己难以改变并且从小就接受了很多心理上很难接受的周围的不同和现实,因此 90 后中一部分人满意于生活现状,表现为更宅、表面上更消极、更接受现状,另外一部分 90 后也变得非常的极化,变得非常理想化、愿意改造现实。
韩寒和郭敬明基本上可以反映 80 和 90 后的差异。由于韩寒带有文风犀利、批判现实、讽刺政治、灌输思想的特征所以受到 80 后的喜爱;而郭敬明带有虚幻、浪漫、美好世界、个性化选择的特征所以受到 90 后追捧。
在物质层面上,由于 90 后生长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年代,几乎没有经历物质匮乏年代,很多东西从小是能够得到的,因此,90 后对物质的诉求虽然也比较明显但更多的是基于物质之上的需求,因此他们更愿意选择代表他们意见、情绪、表达和特征的事物。总之,因为 90 后不再侧重对基础物质需求而更个性化。他们的个性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90 后的分众化娱乐“四大天王”时代不再,而是更多的个性化选择(比如大型女子组合 snh48,群星战术总有一款适合你)。90 后更加分众化并参与了明星诞生的过程,比如选秀、草根明星、网络红人。由于年轻一代在消费观上更个性化的变化,一些品牌展开迎合年轻一代的分众化营销。
比如,2013 年 7 月可口可乐曾做过尝试在每个可乐瓶上标注一个名字,消费者买一箱可乐,可以选一支标注自己的名字,由此带动了 90 后甚至 80 后整箱购买可乐,这是一个大品牌低下头做分众化营销的成功案例。90 后受日本文化影响加深对宅腐文化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比如漫画、动漫等。
2)90 后在表达方式上更加极化由于方便的互联网获取途径,使得 90 后过早的摄取了太多的信息。很多的网络流行语都是在贴吧的语言上反应出来的,新的流行语(比如“累觉不爱”)存在 90 后语言表达中,是因为 90 后从小接触互联网,接触到太多信息,所以他们在寻求表达极化的需求。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