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有钱的开宝马,没钱的开中华,想赚钱的开金盃。”这句出自华晨集团原董事长祁玉民,曾让无数员工引以为傲的宣传语,随着华晨深陷破产风波而成“明日黄花”。自去年下半年开始,资金链断裂、债券违约等问题不断曝光,华晨无疑成为游走在生死边缘的汽车巨头。今年3月31日,旗下子公司华晨中国(01114)因未能及时发布去年业绩而停牌,7月初,被港交所从市场波动调节机制证券名单中删除。从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国第一家海外上市公司母企,到如今破产重整,业内人士认为,产品体系混乱、过度依赖合资、缺乏核心技术是华晨汽车陨落的“三宗罪”。
“华晨集团坐拥1700亿元(人民币,下同)资产,负债1200多亿,负债率在70%左右。因此作为一个生产经营型企业,负债与资产也相对合理,资产负债率处于行业中等水平。”去年9月,刚刚履新的华晨副总裁齐凯坦言,短期内确实面临一些流动性问题,但债委会的成立将帮助华晨解决资金流动性问题。“目前,对于华晨而言是危中有机。”齐凯一边向媒体解释资产负债的合理性,一边向市场输出提振自主品牌销量的信心。然而,“机”迟迟未到,“危”却接踵而至。
自主品牌一直亏损
一个月后,华晨因未能按期兑付规模10亿元的私募债券“17华汽05”,而发生实质性违约。去年11月20日,沈阳市中院裁定受理债权人格致汽车对华晨的重整申请,华晨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截至今年5月,其破产重整进展公告显示,管理人共接收5986家债权人申报债权,总金额合计为536.73亿元,其中管理人初查确定金额达391亿元。
辽宁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华晨长期经营不善,自主品牌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负债率居高不下。2018年以来,辽宁省政府及相关部门一直努力帮助华晨解决现金流问题,但其债务问题积重难返。
自2006年起,华晨连续15年稳居沈阳市纳税企业第一名,纳税额甚至一度比沈阳纳税十强总额的一半还要多。但事实上,所有的光环和荣耀都来源于宝马,而非华晨。
然而在祁玉民看来,对于底子太薄的华晨来说,有“拿来主义”就够了,这也让华晨自主品牌板块失去了翻身机会。财报显示,2019年华晨营收40.27亿元,税前利润高达62.92亿元。但事实却是,若剔除宝马的利润贡献,华晨淨利润要倒亏10.64亿元。
失去华晨宝马掌控权
不过,随着持股比例放开政策落地,华晨集团与宝马的平衡局面也被打破。2018年10月,宝马宣布与华晨打破50:50的持股比例合作关系,前者作价36亿欧元收购华晨宝马部分股权,将持股比例升至75%,这意味着华晨集团已然丧失对华晨宝马的控制权。有业内人士指出,在自主板块羸弱的情况下,失去对“利润巨头”华晨宝马的掌控,将让华晨集团面临利润分成减少的风险。
祁玉民曾说:“我梦想有一个产品,它的底盘是保时捷调校的;它的造型、内外饰是意大利搞的;它的发动机是和宝马合作的。三大资源一整合,是不是一个好车就出来了?”
然而,整合资源无法整合到核心竞争力。时至今日,这种对于自主研发的认识都没有被任何一个有影响力的车企所采纳。没有了自主研发核心竞争力的投入,也为华晨后续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业内人士指出,华晨的主要问题在于没有核心技术,虽然一直用“宝马发动机”作为营销噱头,但随着国内车企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华晨却始终缺乏自主研发能力,最终被市场边缘化。
意识到自主板块缺位的华晨,已然准备实施一系列改革,希望到2025年形成整车195万辆的年销售规模,并将此前的多元化战略转变为“聚焦主业、收缩战线”,同时进行自上而下的管理架构调整。然而,长期遗留的问题频频爆雷,最终没有让华晨等到战略转型的那一天。
曾花三年多时间、斥资26亿元研发的华颂,尽管采用了宝马发动机,却也难免夭折的命运。记者发现,“华颂7”在2017年之后便不再推出新款,在二手车市场里几乎全新的车况,叫价8万仍无人问津。
对产品定位产生误判
“华颂这个品牌自从面世后就一直销量低迷,2019年前四个月‘华颂7’甚至只卖出去9台。”时任华晨集团中层领导的李生坦言。事实上,早在2015年华颂刚一亮相,就频遭市场诟病。在一些车评人看来,这款车外观高度效仿别克GL8,内饰设计简单粗暴毫无美感,保值率低。“更要命的是定价,‘华颂7’的顶配车型价格高达28.77万,入门车型也达到了23.77万。对于一个毫无品牌影响力,设计又一塌糊涂的车型来说,这个定价足够死亡。”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