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编辑导语:上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K12在线教育发展迅速,各种教育企业上线在线教育;如今在线教育的发展日渐完善,与互联网贴合密切;本文作者详细分析了K12教育整体业务流程以及涉及的各类产品分析,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作为一个入行不久的教育圈新人,分享一下这1年多,对于教育行业中,关于“K12教育整体业务流程所涉及各类产品分析”的分享。
其实教育行业整体来说, 分为很多模式,以及针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受众的教育产品。
从模式上来说,有以下几类:
做教育类产品,然后把产品卖给学校或者培训机构,比如一起作业和作业盒子;
为教育行业提供解决整套解决方案,比如云学堂等;
以教育培训为主的新东方和学而思;
做直播课或AI(录播课)进行售卖,比如斑马英语、VIPKID;
从受众群体来看,有的是K12,有的是职业教育。
而互联网渗透的比较多的,也就是K12和职业教育。
互联网教育类公司,会比一些正常的互联网公司多很多部门,比如说正常的互联网公司,有研发、测试、产品、市场、商务、运营;偏销售类的互联网公司,会有电销和客服;偏电商类的会有整个供应链;而互联网教育公司包含以上部门的同时,还会多教务以及教学教研部门。
其实K12互联网公司,就像是一个小学校——有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有教研团队研发课程、有教务部门做排班排课管理、有教学对整体师资进行管理。
那么相对涉及的业务流程也会比较复杂,同时也会涉及到各类的产品系统。
那么接下来,我从一个教育公司,一个用户(家长)的角色,从注册到最后付费,以及到退费的整体流程来进行展开说明,会涉及到的各类产品。
一、注册涉及产品岗位:增长类产品、营销活动类产品、数据产品。
涉及产品系统及模块:营销中台、活动管理、优惠券管理、数据中台、用户标签体系、数据埋点、账号中台、用户入库。
分析:
注册大概分为2个场景,一个是APP的自然增长,用户从APP端进行注册;另外一个场景就是通过各个市场投放页,或者转介绍拉新,用户进行注册从而成为一个用户。
那么表面上看只是个简简单单的拉新,其实这其中的逻辑可能涉及了运营活动人员和增长产品的配合,对整体活动的配置;以及如果有优惠券,对应的策略,和有针对性的对某些重点用户,使用用户标签体系去做对应的活动;同时需要做好数据埋点,方便对整体活动进行监控,设计活动漏斗分析,对整体活动进行数据监控,同时用户入库。
对于有多个业务线的教育公司来说,比如有1对1,或者小班课,或者录播课业务的公司;需要把入库用户进行同步,方便后续对用户的引导转化等。
二、Leads进入公海涉及产品岗位:CRM产品。
涉及产品系统以及模块:业务后台系统、Leads分配策略、数据中台、用户标签体系。
分析:
教育行业一般会把新注册的用户叫做Leads,然后教育行业的售前角色、CC(课程顾问),会对进入的Leads进行沟通,同时进行付费转化的引导。
那么其实教育公司的CC角色的人数是很多的, 稍大体量的教育公司,CC的人数会占据将近50%左右;那么Leads的分配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Leads也会分为各个等级,比如从官网过来的,肯定是意向度相对最高的,一般称为S级;从落地页过来的,也会根据对应的市场渠道优质,分为ABC等级,从转介绍过来的一般我们会称为R级等等。
那么优质例子会需要更专业的CC去进行转化,转化率会高和稳一些;然后大量的非优质Leads,可以给一些新手CC熟悉业务等,那么整体的Leads分配策略会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同样大量的Leads,以及对应的CC,如何进行策略分配,才能达到最高转化;而且Leads也基本都是有时效的,如果未在一定时间内联系用户,那么后续再想转化肯定会对用户又不好的体验。
同时当某个CC未进行Leads转化,那么Leads是需要再回流公海等等;同时用户的某些试听行为,以及对应的用户行为,通过数据中台沉淀,再为用户标记标签,从而结合分配策略,更好的提升业务人员工作效率。
三、预约试听涉及产品岗位:教务产品、呼叫产品、物流产品。
涉及产品系统以及模块:排课系统、呼叫策略、供应链、数据中台、教师标签体系。
分析:
Leads进行合理分配到CC手上后,CC需要进行电话沟通家长,并进行预约试听课;此处呼叫则会需要呼叫产品,涉及对应呼叫的SOP,以及质检、呼叫稳定性、策略以及防骚扰机制设定等。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