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在2C的市场,社交娱乐、信息传媒、电商消费、生活服务,几乎每一个消费者有需求的领域都已经被互联网覆盖,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也被发挥到了极致,使得信息如水一样流动、如光一样迅速,抵达到任何一个人面前。因此而成就的千亿市值互联网大公司不胜枚举。
而2B的领域,正在成为互联网技术渗透的新蓝海。过去ERP和SaaS提升的是企业内的效率,但B2B平台改善的是行业内不同角色的协作方式,以及行业内信息、商品、资金的流通方式。
B2B公司早已有之,但介入到产业链中、致力于改善行业结构效率、撮合交易的B2B交易平台最近才有。该模式发端于2013年(或者更早一点),快速成长于2014年,盛于2015年。创投圈的感受非常明显,交易型B2B项目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大宗商品领域和各垂直细分行业不断涌现。
在源码资本的投资逻辑里,互联网最大的价值是能够帮助各个环节以及各个行业提升效率、优化甚至改变原有产业的格局。借助技术手段、以新的开拓思路去实实在在地改善行业、创造价值,是创业公司和源码资本共同的立身之本。
面对不同垂直领域相继出现的交易型B2B平台,源码已经较早在此布局。目前源码资本在该赛道的投资已经覆盖多个垂直领域。比如农产品B2B平台一亩田,这家发展迅猛的公司致力于让中国广大的农民群体能更好地出售农产品;比如煤炭领域的找煤网,是一家新兴的煤炭B2B公司,他们正在改善煤炭行业流通效率并服务于该行业从业者;再比如百布,帮助中国几十万计的服装、家居厂家更好地找到布料,直接连接布料厂家 …
哪些行业适合做B2B平台?
大多数人听见这个问题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大宗商品领域。大宗商品往往很标准从而容易被明码标价,价格波动大从而需要及时的价格传递,这也正是互联网最容易发挥的地方。实际上,哪些行业最适合做B2B交易平台,我们总结了一套筛选判断的标准:
1、行业的上下游都足够分散,越分散越好。一般来说,上游有很多中小厂商,下游有众多中小微客户,才能更好的发挥平台的链接匹配价值,这一点是很大的利好。
2、交易的动态化,越动态越好。因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决策,和C端客户的交易决策大大不同,企业间会有很多内部流程,还涉及灰色利益。一家企业的交易对象,往往是很有限的,而且交易关系越简单,越容易形成固化的供应关系。显然对平台不利,这一点需要格外审慎。
3、产品相对标准化。所谓“相对”就是,太标准的产品,利润太薄,如大宗商品;非常不标准的产品,卖家又难以基于线上信息做交易决策,因此需要在过程中平衡筛选。
4、价格波动相对频繁。如果过于频繁了,当交易数额比较大,很容易出现违约风险;适度频繁,平台的价值更容易发挥。
5、SKU多。越多越好,多到一定量级,比如“万”这个级别,B2B平台相对线下贸易商的优势会显著提升,毕竟线下贸易商覆盖的SKU是有限的。
6、客单价适中。客单价太高了,超过100万,十有八九是通过线下交易,和平台无关;客单价太低,B2B平台覆盖的客户数相对2C业务始终是有限的,从而流水会起得慢,势能就起得慢。
总体而言,B2B交易平台模式正在不断成熟,是互联网拥抱传统行业的最好的切入点。随着这样模式正在迅速地覆盖到更多行业,不仅限于大宗商品领域,一定有越来越多能打薄利益层级,为交易双方带来行业价值的好公司产生。
撮合模式or自营模式?
这是几乎每一个交易型B2B公司都会面临的问题。两种模式各有利弊,选择哪一种模式,取决于行业特点,更取决于上面提到的六个指标的不同组合情况。
显然,从大宗商品领域看,他们的切入点都是撮合模式。因为上下游足够分散、价格波动大、商品标准化,在传统的线下,就已经存在着很多做撮合的黄牛。撮合模式可以很好地利用信息传递这张牌,先通过这样一个共同的平台,把买卖双方都拉上来做匹配,解决了线下信息传递的不够快、不够透的问题。同时,交易流水起量最快,行业的搅局力度最大。
自营也分两种,一种是先撮合,再加自营业务,如找钢网,再如新晋上线的找煤网,都是着眼撮合,在撮合基础上打爆款推自营量;另一种是上来就做全自营。
先撮合,可以树立平台的公信力,打造品牌,最重要的是能汇聚下游客户。当交易量达到一定市场份额以后,再挑个别品类做自营,比如利润高的品类。当然,前提是撮合业务足够大,行业参与者都习惯了平台的存在,逐渐开始依赖于平台,甚至于平台把中间某些冗余环节已经短路掉了,B2B才有做自营的资本。否则又是裁判又是运动员,可能两头都做不起来。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