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洞察 >

歌曲宣发的新可能:当爆款不再只是算法结果

时间:2020-12-05 09:27|来源:网络整理|编辑:采集侠|点击:

编辑导读:前段时间,歌手谭维维抱怨自己精心创作的音乐作品无人问津,而抖音上隔段时间就能出现很多洗脑的魔性音乐。这背后反映出来的,是爆款歌曲的宣发方式。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并发表了自己的一点看法,与你分享。

 歌曲宣发的新可能:当爆款不再只是算法结果

对于文娱产业从业者而言,爆款是皇冠上的明珠,但它往往可遇而不可求。

今年10月底,一首名为《我很好》的民谣歌曲成为了刷屏爆款,目前歌曲在抖音平台的播放量已达到20亿次。不久前,抖音上一位名叫阎其儿的音乐人翻唱了一首老歌《心恋》。没想到翻唱视频一出,这首60年前的老歌突然火“出圈”,杨超越、赵露思等知名艺人也用这版《心恋》录制了短视频,音乐人阎其儿因此涨了一百多万粉丝。

 歌曲宣发的新可能:当爆款不再只是算法结果

可遇而不可求的爆款被刘大壮和阎其儿遇上了,但是从平台的视角出发,爆款的产生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抖音正借助自身影响力,向行业输出批量打造爆款的能力。

如今,对于音乐产业而言,抖音已经逐渐成为令人无法忽视的头部势力。“抖音同款”、“抖音歌单”几乎成了爆款的代名词,展现出了其所蕴含的巨大价值及市场影响力。

 歌曲宣发的新可能:当爆款不再只是算法结果

抖音成为音乐传播重要渠道的背后,是整个音乐产业宣发链条的变革与重构。

当下,许多音乐人创作的优秀作品无人问津,音乐行业陷入“好作品难传播”的窘境之中。今年10月,歌手谭维维就曾发微博表示,自己非常羡慕那些流量歌手。因为她和团队花费时间与心血制作的专辑没有人关注,既没有话题度也没有热播剧综的宣传,很难吸引到年轻人的目光。

 歌曲宣发的新可能:当爆款不再只是算法结果

谭维维微博截图

在新的市场传播环境下,如何为音乐做宣发、让音乐“出圈”已经成为困扰行业的问题。事情的另一面则是,用户也在不断追寻能够满足心理、感官需求的高品质音乐。在现实的矛盾和困境面前,抖音选择主动出击,推出了首个短视频歌曲宣推计划“造音行动”,希冀提前锁定具有潜力的爆款作品,并基于平台能量,给予音乐更多赋能,为音乐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音乐“出圈路”周杰伦、五月天、陈奕迅、孙燕姿……说起国内音乐,以上这些人大概是最先出现在年轻人脑海中的名字。自出道以来,他们的作品陪伴一代又一代人长大。但是在他们之后,却似乎再无类似的歌手出现,以至于有不少歌迷感叹,从10岁到30岁都只有周杰伦可以听。

现实情况是,当下坚持音乐创作的音乐人并不少,音乐市场也始终有新的内容供给,但是因为整个音乐产业处于剧烈变化之中,音乐内容从生产到传播的通路尚未完全打通,以至于出现这样的尴尬。

十余年前,互联网的兴起使得早期唱片工业时代的运转链条被打散,CD、磁带等线下实体音乐产品遇冷,全球音乐产业都开始围绕数字音乐平台进行产业重组。其中,中国市场因为唱片工业的根基相对薄弱,变化尤为剧烈,整个音乐产业的传播链条和商业模式都逐渐开始调整和重构。

对于行业上游而言,歌曲宣发逻辑已被打破,像《相约1998》《冬天里的一把火》《时间都去哪儿了》等过去能凭借春晚红遍全国的景象已经不复存在。面对新的消费人群和传播渠道,音乐生产方需要找到更贴合当今时代的宣发方式,以满足新的市场需求。

在行业“青黄不接”的表面之下,产业新生力量正在崭露头角,抖音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过去两年间,诸多歌曲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走红,成为传唱度极高的爆款歌曲。例如2019年的《你笑起来真好看》,相关视频在抖音平台的累计播放量超过85亿次,还被人民日报评为“2019年度十大BGM”;今年年初出圈的歌曲《少年》,在抖音全站的播放量达到了102亿次,还被华晨宇和黄晓明在综艺节目上进行了翻唱。

歌曲出圈随之将一个个籍籍无名的音乐人打造为拥有粉丝关注,能获得合理商业回报,进而持续创作内容的真正玩家。李昕融、梦然、阎其儿等都是因为抖音爆款在大众心里拥有了“姓名”,真正走通了自己的音乐人之路。

 歌曲宣发的新可能:当爆款不再只是算法结果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