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洞察 >

社交电商迎来3.0时代

时间:2020-12-22 09:37|来源:网络整理|编辑:采集侠|点击:

根本就不存在社交电商,这是个伪概念。电商就是电商,没有人为了社交目的去买东西,只会说因为已经在社交,顺便买了东西。

 社交电商迎来3.0时代

面对后电商时代,很多从业者都寄希望于这两个风口:一个是「私域流量」,另一个是「社交电商」

在过去的2019年,私域流量几乎成了电商圈人人开口必谈的话题,然而这种热浪随着疫情的突然到来戛然而止。

持续进化的社交电商

和私域流量不同的是,社交电商的「生命周期」似乎更为持久,从以微信为代表1.0时代的朋友圈微商到以拼多多为代表的拼团裂变2.0时代,社交电商可谓持续进化。

尽管这两种模式在某个阶段上都获得了巨大成功,但随后都遭到了用户的强烈反对和平台的高压管制。朋友圈微商变成了「人人喊打」,而对于邀请好友砍价的诱导分享,微信官方则直接采取了封杀。

很多人看不懂社交电商,也看不起,甚至直接否认了社交电商的存在,这里面不乏曾经依靠社交大获成功如今体量仅次于京东的拼多多。

2018年4月初,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拼多多创始人黄峥说过这样一句话:

根本就不存在社交电商,这是个伪概念。电商就是电商,没有人为了社交目的去买东西,只会说因为已经在社交,顺便买了东西。

虽然到目前为止,对于社交电商,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但我并不认为社交电商是个伪命题,而且随着以直播带货为主的网红的崛起,社交电商这把火会越烧越旺。这里我姑且将电商直播看作社交电商的3.0时代。

社交电商是一种信任经济,5年前我写过一篇《社交电商的本质是熟人经济+信任经济》的文章,今天我想修正一下这个观点,去掉前面的熟人经济,即社交电商的本质是一种信任经济。

之所以去掉熟人经济,是因为首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家对于社交电商的理解,都是基于微信生态,而如今随着技术和媒介的发展,它的想象空间更为广阔。

其次,在很多人眼里,熟人经济意味着小众化、只能做存量市场的生意。放在今天来看,这显然是不正确的,社交电商也可以大众化,而且必须在增量市场里寻求发展。

如果说淘宝是人找货,拼多多是货找人,那么社交电商就是货找人+人找货。马云之所以发出「未来十年将不会再有电子商务」的感叹,是因为他不仅看到了电商发展的未来趋势,也预见了技术对当前商业的重构——一个人人皆可成为主播网红的时代,也即意味着未来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流量时代。

信任经济的重点在于如何实现社交关系的裂变。老板可以推动身边的资源,大V可以发动粉丝,达人可以更专业挑选产品,网红可以提高产品的曝光度,用户可以引爆裂变,信任经济所呈现的是一种联动的产业链。

越是碎片化的时代,人们越渴望社交关系的连接,不管是强连接还是弱连接。对于社交电商而言,社交关系是它区别于传统电商最大的护城河,尤其是在抓取新增用户上,促进销量转化的核心就在于社交关系链的打通。

电商直播开启社交电商新时代

数据统计,2019年的双十一,直播销售总额为200亿,李佳琦和薇娅占据了其中的四分之一,看到这一数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很多网红直播的带货能力超过了一线明星。根据艾瑞与微博联合发布的《中国网红经济发展洞察报告》显示,粉丝规模超过100万的TOP网红多达数十万人。

10万的超级网红,不得不说,电商直播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如今电商从业者面临的不是要不要做直播的问题,而是不得不做,怎么做的问题。

这种直播的形态,进一步缩短了用户的交易时长和购买决策,只要对主播足够信任,商品的价格又在自己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其它问题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就会迎刃而解。社交电商第一次将消费者带入了一个「所看即所买」的时代。

自马云提出新零售以来,关于「人、货、场」的讨论就层出不穷了,十个创业者中,一半以上开口必谈「人、货、场」,而在社交电商里的「场」是被弱化的,甚至是可以忽略的,因为购买渠道不是天猫京东就是其他的直播平台。

虽然目前的主流电商平台是天猫京东拼多多,但是从长远来看,抖音、快手在社交电商领域能占据一席之位的可能性非常大。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判断,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尽管抖音、快手们没有电商的基因,也没有规模庞大的SKU,但他们有超强的连接属性和互动属性,这符合消费时代用户的「及时满足」心理。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