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人人都是自媒体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洞察 >

万字长文,深度解析“社区团购”

时间:2021-01-08 09:14|来源:网络整理|编辑:采集侠|点击:

编辑导语:针对今年再次火起来的低价团购,白岩松曾表示:低价的社区团购表面上是消费者占了便宜,但互联网企业财大气粗,在价格补贴大战中,小商小贩很快就败下阵来。对于现在还处于风口的生鲜市场来说,或许慢下来进行一下冷思考是当务之急的一件事。

 万字长文,深度解析“社区团购”

0.49元一斤土豆?5.99元20个鸡蛋?

这神奇的一幕,就发生在了2020年年末——随着中国各大互联网巨头大规模涌入社区团购,在强大资本加持下,动辄几十亿的海量补贴,生鲜蔬菜价格竟低廉到有违市场规律时。

老百姓这一口饭的事儿,终于让舆论沸腾,资本市场沸腾,整个中国沸腾。

人们是在拍手叫好吗?

遗憾的是,未如早年共享单车、滴滴打车令人群叫好那样,社区团购迎来的却是大规模质疑与批评——甚至,12月11日人民日报在《“社区团购”争议背后,是对互联网巨头科技创新的更多期待》社论中,对于火热的社区团购,则奉劝大型互联网公司:别只惦记着几捆白菜、几斤水果的流量。

无独有偶,随后一天在中央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更是首提“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刀剑所指,不言而喻。加上此前出台的《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开始公开征求意见。

可以说,从国家、市场、消费者、底层商贩、社会舆论等方面,无一例外,对近期火爆的社区团购,人们不再是一味追捧,而是看法复杂——这很值得玩味。

对此,就有一位网友评价道:与其探究社区团购为什么如此火爆,反倒不如去问互联网巨头们为何如此疯狂?

一、在一个错误的时间点“冒泡”

为何看似火爆的社区团购,不如先前互联网赋能传统行业时那样,被大众一致看好?甚至,社会舆论还出现近乎一边倒的情况呢?

直接原因,时机不对。实际上,在2020年末火热的社区团购,这一所谓“风口”,绝不是一个明智选择。

毕竟,谁也没有想到2020末接连发生的几件大事,从社会舆论、道德判断、商业逻辑,甚至是国家政策上,似乎正让中国互联网巨头们跌落神坛,一度变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当然,批评是有原因的。

11月以来,诸如蚂蚁金服暂停上市、蛋壳公寓集中暴雷、p2p清零,这接连发生一系列标志性事件,实则是一种互联网神话的崩溃。

所谓崩溃,是互联网巨头们鼓吹的普惠模式,伴随寒冬降临到全国各大城市里,在租金贷暴雷后让几十万年轻人无家可归惨状愈演愈烈——金融化与互联网挂钩,让普惠两个字轰然崩塌,这已经变成了当下社会刺骨的痛。

而透过这一层崩溃,更是让“两大恶果”浮出水面:

一是,近年来互联网巨头们在强大资本加持与运作下,借助自身强势平台捆绑大批群众,在肆意横向发展的同时,所呈现的生态已不单是一桩生意,更是夹裹了万千人的生活,其中就潜藏了巨大的风险。

但令人痛心的是,巨头们却将巨大风险转嫁给社会的同时,则更加肆无忌惮地从人群的生活中倾轧出巨额利润——蛋壳公寓租金贷是,花呗借呗消费贷这类伟大的金融创新也是。

二是,互联网巨头们“大而不倒”的系统系风险,“赢者通吃”的恶性循环也逐渐暴露——在强大的资本作用下,巨头们借助流量、平台、大数据,不仅牢牢控制住了用户生活,更在壮大自身体量的最后,借助补贴、价格战,横加垄断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行业,随后再秋后算账,收割利润。

人们已经退无可退,逃无可逃。正因如此,回溯中国互联网短短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互联网巨头们的一举一动,没有哪一次能像今天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

此前,随着《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出台,表明了执法机构对互联网领域反垄断的重视。再加上,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11日召开会议,要求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这是自《反垄断法》生效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首次明确表示强化反垄断。

可以说,现阶段,中国自上而下,从顶层设计的角度,从更高层次、更多领域地全面、深入展开反垄断的信号,已经无比强烈。

但遗憾的是,哪怕三令五申,哪怕舆论轰炸,但互联网巨头们似乎并不收敛。

此时,社区团购忽然火爆——这一个直接对冲底层商贩,与老百姓最后一口饭息息相关民生大计,在这个最为敏感严肃时间节点,互联网巨头们却巧借玩弄过多次的资本收割艺术,再一次出现。

Copyright © 2018 DEDE97. 织梦97 版权所有 京ICP